团结报5月31日报道 花垣县花垣镇坝塘村,位于县城的东北部,是典型的城中村。
前些年库区移民,全村600余户、2400余人,人均耕地不到3分;没有支柱产业,人均纯收入仅1800元……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诸多问题。从2011年开始,花垣县向村里选派了两轮第一支书,成为沟通村与政府部门的“桥梁”,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原来贫穷落后的状况逐步改变。
现任村第一支书龙建云介绍,变化最大的是村里的“水、电、路”,彻底解决了村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受到普遍称赞。
坝塘村以前的铁水管只有竹竿那么粗,且围绕山上架设,年久锈迹斑斑,由于水压低,村民家3楼的水龙头就打不上水,用得上的也水质异味重。2014年改造后,全村换上了500mm粗的塑料水管,经久耐用,水压直冲上六七楼。
村里的水泥路是1995年修的,近20年后已是泥泞不堪,狭窄难行。经过改造,全村硬化接通了宽4米、长4000多米的主干道,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屋门口,卫生环境也因此极大改观,脏乱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新城网改造带来的变化,村民们感受最深刻。“以前电饭锅半小时煮不熟饭,大家餐餐吃水泡饭;现在煮饭只要8到10分钟,又香又爽口。”“以前全村只有一台变压器,三天两头停电,屋里的电视、冰箱、空调、电扇都成了摆设,就连灯泡也要用150瓦的;现在电压稳定,家电全开也没问题,灯泡只用20瓦的就足够亮了。”当了29年村干部的现任村支书贾官新说,2014年改造中,更新了7台变压器,树起了10来米高的电线杆230根,增设路灯120盏,村里道路照得亮堂堂的,村民们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
同时,在两届第一村支书的帮助下,坝塘村建起了民族特色浓郁的村部,成立了文艺宣传活动队,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大力推进“一事一议”工程,实施村务公开,办好一桩桩公益事业……2014年,该村被花垣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先进村。
成为城中村,村民们由原来的务农变成了城里、城边务工。该村第一支书带领村支两委抢抓小城镇综合建设机遇,一方面争取县里规划预留集体用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移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吸引村民就近创业;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城镇开发,通过城镇化来增加就业岗位,为村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就近就业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龙建云说,以前找钱分救济,吃光用光;如今积极争取项目,主动谋发展,村民们充满信心:城中村的未来大有希望。(记者 杨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