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澳门看教堂,不如来会同清水江上游看祠堂
红网会同站
 
05-29 14:56

红网会同站讯(通讯员 粟向阳)会同和贵州省天柱县历史上曾是一家。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明洪武年间设置、属会同管辖的天柱千户所改设天柱县。在会同清水江(沅江干流)上游即天柱县清水江畔白市、远口、坌处镇,有一个宠大的宗祠群,即大小宗祠约98座,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有31座,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座,是会同清水江上游最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团结族人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一般为砖混结构,合院式布局,两进天井,有戏台、厢房、中厅、正厅等。正门大部分用青石条砌成的。大门上方一般为家祠名称,门两侧有传世对联。墙体上镶嵌有色彩艳丽,讲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浮雕石刻。现将其中的典型代表从白市镇沿清水江而上介绍如下:

白市镇新舟村宗祠群

舒氏宗祠

舒氏宗祠位于天白公路旁。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座南朝北。牌楼顶上直书“京兆郡”三字,两边竖书“天官赐福,一品当朝”,下中楷书“舒雅打马过京街”。正门墙壁上右边彩塑“薛仁贵——舒袛应判冤案——伍云昭——岳母刺字——唐元和八年舒文舆题奏受皇恩封牡丹赋”等;左边彩塑“梅月英——马武取洛阳——蝴蝶怀教子——宇文成都(平)——南宋时舒雅中状元”。左右还有“白玉关”和“摩天岭”彩绘。

宋氏先祠

宋氏先祠系民国特色建筑,位于白市镇新舟寨脚公路边。牌楼正中“宋氏先祠”四字上塑“京兆郡”三字,正门上彩塑唐朝宰相宋璟和清朝翰林庶吉士宋仁溥,右边厢塑北宋文学家宋祁,左边厢塑战国辞赋家宋玉。正门边两副楹联:

龙盘贡向宋祠存才名万古,寿同新舟繁荣后裔壮千秋;

赋梅宅地承传文明家声远,仁溥翰墨辈出英才族名扬。

远口镇吴氏总祠

吴氏总祠三进三层,徽檐翘首,高大雄伟,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康熙四十七年。因修建白市水电站,原址被淹没,总祠于2011年原貌后靠迁建,占地960平方米,耗资300多万元。

总祠大门联云:“源远流长万古衣冠宗礼乐;兰芳桂馥千秋俎豆存馨香”。

门侧双龙抱柱联云:“世业启岐周,先德流芳绳祖武;长源从泰伯,后昆竞秀振宗功”。

门外砖柱长联云:“三让肇家声,泽衍来耳仍云代有传人光先德;千秋崇祀典,祭别蒸尝礿禘世敦族谊启后昆”。

一对造型特异,憨朴可爱的泥塑雄狮守护着大门。

竹林乡滨江村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为民国建筑,原址座落于菜溪片金泊坪,坐西朝东,属于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墙面有绘画及文字,古色古香。因修建白市水电站,原址被淹没,该宗祠2012年9月搬迁到清水江边坌处至远口之间。新彭氏宗祠占地面积170.1 平方米,属于砖混结构,耗资 37.6万元。

坌处镇三门塘太原祠

始建于清初,后毁于兵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由牌楼式山门、戏楼、享堂构成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建筑面积297平方米。外墙用青砖砌成,白灰勾缝,十分坚牢。大门上方,六棵白菜造型的泥塑浮雕,栩栩如生。墙柱上,塑有巨龙缠绕图案,用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镶作龙鳞,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门楣上方两侧,有各式人物造型浮雕和绘画。白粉刷的墙体上,用水墨画绘制各种花卉图案,大门左侧墙面上绘有摩诘(唐代诗画家王维)行吟图,右侧墙面上绘有秦王嬴政筑台拜王翦为将图,彰显王姓在历史上文治武功的业绩。因其祖上原为太原琅玡望族,所以称太原祠。

坌处镇三门塘刘氏宗祠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二十二年所建。刘氏宗祠座北朝南,建筑面积268平方米,绘画和浮雕均惟妙惟肖,逼真传神,四结构新颖奇特,设计匠心独运,融东西方文明于一体,汇哥特式艺术于一炉,是清水江祠堂的标志建筑。

门上镌刻一联云:“白水高名千秋尚在,香山重望万古犹存”。正门墙柱上方,对称直塑44个拉丁字母,这两行神秘字母藏何玄机至今无人参透。

这些雕塑称灰雕,是用一种叫丝筋的原料掺入石灰,捣成一种很糯而粘性极强硬度极高的材料精制,故近百年仍比水泥还硬。

天柱县政府对刘氏宗祠十分重视,争取了世行贷款781万元对三门塘的文物修缮,取得了来自德国、同济大学古建专家和贵州省文保中心文物课题研究组的专家支持。为了保证刘氏宗祠外墙灰皮和灰塑体材料的原真性,专家们分别从四个建筑立面共采取了10份灰皮和堆塑材料样品送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对其进行试验,以找到正确的材料分配比;同时对牌楼墙面进行灰塑增强、空鼓灌浆、缺损修补、石灰水拼色等处理,从而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