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编织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
红网新田站
 
05-22 14:39

\

红网新田站5月22日讯(通讯员 龙新武)近年来,中央对农业“多予”、“反哺”的一系列支持保护政策,不仅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也“编”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农技推广网络,并将推广体系延伸到村、到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田县同全国各地一样,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但是由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事业经费得不到保障,随后“线断、网破、人散”。

“那时候,我们到手的只有区区50元一月的‘工资’,津补贴部分要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自己解决。”该县新隆镇农技员邓仕明谈到当年的情形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为了营生,只有拼命卖药(农药)。”

2012年,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新田县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至今已连续实施了四年。该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对各地中断多年的县级以下农技推广网络进行修复和完善。目前,该县先后为全县所有乡镇建立了站房,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以及电脑、办公桌等办公用品。

据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郑贵辰介绍:经过几年的建设,专家+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快捷高效推广体系逐步建立。县以下农技推广这个“终端”的开通,大幅提升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实现了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近几年,因为有科技指导员的宣传,老百姓到农资店购买农资时,什么牌子的好、什么牌子的不好,心中早已有数。

2012年至2014年,该县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支撑下,先后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培育科技示范户700个,发展辐射带动户14000个,推广主推品种20个、主推技术8项。

强大的政策驱动,激发了农技人员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农民科学种田的浓厚兴趣,具体呈现以下几个几多几少:农技员捞脚扎裤的多了,西装革履的少了;走村串户的多了,在家坐办公室的少了,“走正道”的多了,“不务正业”的少了。农民直腰抛秧的多了、弯腰插田的少了;撒石灰的多了,打农药的少了;看防伪标签的多了,上当的少了……等等新气象不一而足。

“政策这么好,我们的工资得到了保障,还有了这么好的办公条件,再不安心工作就对不起这个时代、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大坪塘镇农技员欧小毛不无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