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延每次回到家乡,都要和乡亲们拉拉家常
工作中的于慎延一丝不苟
建设工地上,除了工作,于慎延还不忘关心工人们的生活
红网张家界站5月21日讯(记者 伍文)他是企业的老板,也是大山的农民。从大山走出去,又义无反顾回到大山里,49岁的于慎延虽然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毅然回到家乡张家界,投身家乡发展,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荒山“长”出了真金白银
于慎延是张家界市慈利县赵家岗土家族乡新安村的一名农民。高中毕业后,他便外出务工,多年的辛苦打拼,让他事业小有成就。然而每次回到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都让于慎延深有感触。改变家乡现状,向荒山野岭要财富,带领村民们都富起来,成了他最想做的事。2009年,于慎延回到慈利县组建张家界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着力进行山地开发。经过多方考察、仔细分析,他认准了烤烟种植。随后便投入300万元在江垭镇承包了600亩荒山,开始种植烤烟。
“当时我看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就选择了搞烤烟,再说用的劳动力比较多,能解决很多劳动力就业。”于慎延说。
种植过程中,于慎延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精心挑选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实行机械化耕作。功夫不负有心人,600亩荒山当年就生产出优质烟叶1800多担,年产值200多万元,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全市第一个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片。之后,于慎延又继续扩大规模,相继流转荒山及土地4000多亩,并在桑植县建立了新的烟叶生产基地,使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山“长”出了真金白银。
致富不忘家乡农户
闯出了致富之路后,于慎延并没有忘记周边农户。几年的种烟经验告诉他,不少烟农都是由于缺乏种植、培管和烘烤技术,造成种烟成本较高,烤烟单产较低。为增加烟农收入,调动村民种烟积极性,2011年、2012年,于慎延先后成立了桑植县金山烟叶专业合作社和慈利江垭富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实行信息共享,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前,两个合作社已吸纳烟农1000余户,辐射到周边9个乡镇,年均种烟21000亩,年产优质烟叶50000多担,每户农户仅烤烟收入每年就达8万多元,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烟农自己算了一笔账,在外面打工还不如在家里种烟。种烟只需劳动三、四个月,两个劳动力最少就可以赚到七、八万元,在外面打工一年一个人也就赚三、四万元。”于慎延说。
心系农村劳动力就业
慈利县江垭镇既是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又是张家界市“东线旅游核心乡镇“。种植烤烟的同时,于慎延开发了“溇江星座”商住楼项目,助力小城镇建设,有效拓展了就业岗位,也解决了当地人的用房需求。近五年来,他除了在烟叶基地、商住楼项目每年安排500多名周边农民和水库移民就业外,还利用自己的在北京的资源牵线搭桥,为本地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北京等地寻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工人吕明飞对此深有感触,“我是企业的下岗职工,下岗后,我长期在外面到处打工。自从于总回乡创业了,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干,不用到处跑了,感谢于总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回报家乡不遗余力
作为大山的儿子,于慎延富了不忘家乡人。几年来,于慎延尽己所能改善家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先后筹资300多万元,修建、硬化新安村村级公路4.5公里,新建饮水管网14000米,修建村级活动组织中心,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饮水难问题。
于慎延还先后资助困难学生和孤寡老人50余人次,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困境。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回报家乡的热心,于慎延默默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就是想回来把家乡的乡亲们都带动起来,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于慎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