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 市民首次探访博物馆“秘密基地”
株洲日报
 
05-19 10:05

株洲日报5月19日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首次招募12名市民,探访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和民俗文物库房等“秘密基地”。

了不起的晓塘古城

风车、木床、木盆……在市博物馆一楼的民俗文物库房,有序地摆着数百件民俗文物。

10多块大型木头“横躺”在地上,木头上还有木匠作的标记。

“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木头,它们可有2500多年历史了。”市文物局考古队副队长黄阳秋介绍,这些木头是“棺椁”,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一般只有贵族、首领才能使用。该批棺椁出土于茶陵县晓塘古城的一个中型楚墓,最大的有3.25米长、0.5米宽,且重达1250斤。“当时,动用了卡车才把它们吊出来。”

目前,茶陵县晓塘古城已发掘出瓷器、青铜剑、玉璧等器物百余件。黄阳秋介绍,这是株洲市文物系统在株洲地区启动的史上最大考古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开箱整理了90%的出土文物。

数据统计,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共有文物50000余件,其中已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的有2000余件。

如何修复文物

新发掘出土的文物,经过岁月沧桑淘洗,有些会出现严重锈蚀,有些则会出现散裂。这时,文物修复师怎样对它们进行“整容”修复呢?

在晓塘古城文物修复室,修复台上摆满了修复器具,有盘子、刀子、刷子、石膏、保鲜膜等。黄阳秋打开修复刀具包说,“光刀片就有10多把,不同材质的用不同的刀,不同大小的器具也要用不同大小的刀。”

在文物修复台上,一只盆里装了半个耳杯,耳杯用水浸泡着。“别小看这半只耳杯,它属于漆木器,也出土于晓塘古城,在那个年代拥有它,也是身份的象征。”黄阳秋说,“浸泡它的不是水,而是专门调制的药水,主要是防止它霉变、过度氧化。”

黄阳秋说,这些出土的文物,第一步清洗过程非常重要,一定要用软毛刷子,配上蒸馏水清洗,洗完之后,如果是木质的文物,还得用保鲜膜包裹着,尽量防止它过多的与空气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