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岳阳县站5月18日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梦里,我在认真谛听一种柳树发芽的声音,一种春水涣涣的声音——那是新墙河在召唤。”
彭新华引用艾青的诗句表达对新墙河的依恋之情。正是这种召唤,让彭新华传承历史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促使他走上了艰辛的创作之路。
身为岳阳县二中语文教师的彭新华,从小热爱文学,参加教育工作后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走过四季》、《湘北风云》、《三战三捷》、《刘士奇传》等散文和红色题材著作,共计100余万字。4月上旬,由湖南省作协联合中南大学文学院成立的湖南作家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度湖南文学发展报告》,其中《刘士奇传》作为红色题材受到肯定并点评。
“岳阳是一块红色热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像一座金矿,吸引我去努力挖掘!”彭新华充满了睿智与自信。
学子时代的震撼
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现实生活和作者深沉情感的双重表达。红色题材作品的创作,在彭新华的心头酝酿已久,其初衷得追溯到大学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个深秋,湘江奔流,麓山枫红。在湖南师大中文系就读的彭新华与同学攀爬岳麓山,畅游美景。骤然,行经一座青苔斑驳的纪念碑时,彭新华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放眼望去,碑身庄严古朴,上面篆刻着“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抗战纪念碑”字样,部分字迹历经风雨的洗礼已模糊不清。绕过纪念碑,拾级而上,一排排抗战英雄的墓穴层层叠叠,相互簇拥,一如将士们临战前严阵以待的架势。这一座座墓碑的背后,蕴藏了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烈士的鲜血又是怎样染遍了麓山的枫红?静默于此,彭新华的心深深地震撼了。
一次游岳麓山的经历,成了藏在心中的未解之谜。彭新华跑图书馆查资料,求访历史系老教授……历史的脉络渐渐清晰,他知道了挽民族于危难的湘北会战,知道了家乡的英雄河——新墙河,知道了这汪清清河水也曾发出黄河一样的怒吼!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彭新华拾起了教鞭。三尺讲台让他感受到了传道授业的责任。家乡是湘北会战的前沿阵地,至今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抗战故事。能不能用文学的手法还原那段历史,对英雄是一种缅怀,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彭新华的脑海里闪现着这样的念头,并时刻为之准备着。
艰难的寻访之旅
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当事人、实地察看旧战场……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彭新华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寻遍了岳阳县的山山水水。
由于年代久远、住址分散、加之信息有限,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困难重重。笔架山,位于新墙河上游筻口熊市境内,1939年9月,为阻击日本侵略军南下长沙,中国军队史恩华营长带领几百壮士殊死抵抗,血战笔架山,打退了侵略者的无数次进攻,最后全营壮烈牺牲。
一次采访,正值盛夏,酷暑难当,彭新华渐渐感到头昏脑涨,出现了中暑症状,他情急之下“扑通”一声跳进了路旁的水渠里,手臂多处擦伤,鲜血直流。待身体稍稍恢复后,他拧干衣服,又上路了。
寻访如此艰辛,彭新华却丝毫不觉得苦,“认准一个方向,做一件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事情,全身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哪来的苦呢!”
在当地老人的带领下,彭新华找到了草鞋岭与笔架山旧战场。在这里,他第一次看见战争裸露的原生状态:触目惊心的弹坑,蜿蜒曲折的战壕,锈迹斑斑的子弹壳。一种来自岁月深处的战争血腥气息和壮烈呐喊扑面而来,令他的心灵为之震撼。
喜辛参半的写作
手中积累的素材渐渐丰富之后,接下来便是动笔写作了。在案头铺开一张洁白的稿纸,彭新华却内心忐忑,迟迟不敢下笔,“我要写的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大题材,我能感受到题材的分量,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历史的一份责任。”
“1939年9月至1944年5月,侵华日军四次强渡新墙河,发动对长沙的进攻。四次拉锯会战,双方陈兵数十万,新墙河始终是第一战场。”的确,湘北抗战大气磅礴,要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并非易事。唯有博采众长,才能成一家精华。彭新华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等同类著名抗战题材小说,揣摩作品的结构框架、语言风格,从中受益匪浅。
2006年暑假,彭新华关闭手机,把自己关进学校档案室里,全身心地投入创作。那段日子里,彭新华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高产时一天可以码出六千字的篇幅。
感受酣畅淋漓的写作快乐时,也不乏思维瞬间的断节,那种探索的痛苦仿佛一种煎熬。每每此时,彭新华会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新墙河畔,站在长长的河堤上,静静地凝视着脚下的这条河,寻找灵感。
这些年来,彭新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相继推出了《湘北风云》、《三战三捷》、《刘士奇传》等纪实长篇作品。
2014年11月,他与陈立新共同创作反映湘北抗战的电影剧本《第一防线》受到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明振江的肯定:“《第一防线》填补了电影文艺创作在抗战史上的一段空白。”目前影片拍摄正在筹备之中。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是很丰富的,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物质享受往往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与激情,正面精神的匮乏与无力,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做一些必要的整合和转化。历史是一种记忆,我们铭记历史,不仅是为了过去,更是为了现实和未来。”接受采访时,彭新华还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