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5月18日报道 流转新模式、种植科技化、产品市场化——5月13日,在湘乡市金石镇举行的一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场会上,金石镇国常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人刘国常介绍了回乡创业的经验,他自述时戏称是“三板斧”。
我跟家人算了下账,虽然还没有去称量,但估计亩产菜籽超过300斤没问题,按出油110斤计算,预计每亩收入将超过1000元。现在,不仅我自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的老父妻儿也露出了笑容。
我叫刘国常,回乡之前,是贵州遵义一家矿业公司的副矿长,收入颇丰,工作也比较轻松。在外打拼多年,总想着要是能在家乡有自己的事业就好。寻思琢磨下,从贵州乡亲种油菜得到启发,我想:家乡的气候条件比贵州好,地势也更平坦,他们能赚到钱,在家乡种应该更赚钱。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人到中年的我毅然辞职,回家种地。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现在种地已经不同于过去,只有规模化、科技化种植才会有钱赚。我想到的第一招就是土地的季节性流转。
金石镇没有大河大湖,大部分水田属于“望天田”,现在农村在家的劳力少,农田基本上改种了一季稻,闲置时间长达7个多月,正好用来种油菜。我跟农户签订协议:你种你的水稻,我种我的油菜,我负责给你翻耕土地。这样农民不仅没有损失,还省下了150元左右的机耕费用;而我自己,不需要付租金给农户,也节省了大笔费用。去年冬天,我联合5个村50名社员,成立了油菜种植合作社,用季节性流转土地的方式,连片种植了1100亩油菜。
第二招当然要靠科技。在农技、农机部门指导下,我们选择了高产、高出油的优良品种,并对每一个生产环节严格控制。我们购置了油菜直播机、联合收割机、大型耕田机、油菜专用烘干机等10余台机器,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去年10月,我用油菜直播机在地里作业,一次性完成了平整、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盖六道工序,一天可以完成40-50亩,附近好多群众都来看稀奇,纷纷称赞是个好东西,夸得我心里很舒坦。
今年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来了很多赏花的人,甚至还有不少旅游大巴车。那时候我就在寻思,明年他们再来的时候,不仅能欣赏美景,还有花蜜、菜油可以带回家。瞄准市场需求,这就是我的第三招。我现在已经购置了生产设备,注册了商标,计划在金石的工业园区里兴建厂房。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敢想敢干,总有适合自己的路子。特别是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天地更为广阔,农业的前景更为光明。我希望今年能把季节性流转的方式扩大到全镇,用自己种植的油菜籽打造出金石菜籽油的品牌来。(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