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乡村邮递员 拿千元工资送信及时率达100%
团结报
 
05-15 09:41

团结报5月15日报道  4月27日上午9时,吉首矮寨邮政支局。

时元腾接邮、核对、分捡、录入,忙个不停。这位26岁的“80后”,做了6年的乡村邮递员。他皮肤偏黑,做事多,讲话少,给人朴实的第一印象。

排单时,时元滕打起了电话。第一通电话,很顺利,双方约好见面时间。第二通电话,显示“您拨打的手机已过期”,连拨三次,结果都一样。细看单号,上面地址写的是“矮寨支局”,收件人是一名隆姓女士。没有地址,又打不通手机,显然这是一封“死信”!

可是时元滕说凭印象,这人应该是大兴村的。于是,他掏出一沓名单打起电话来。时元滕先拨打了大兴村村支书的电话,接着又打了村秘书的,最后又打了自己在大兴村的同学问,可是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只有自己进村去找了!”时元滕仍未放弃。

时元腾有“死信复活”高手的称号,经他手“救活”的因多种原因本该作无着邮件处理的邮件高达200件。为了救活那些“死信”,他特地从镇政府找来了各村主干的联系电话,打印成册,方便工作。这招不行,他就进村挨个问。

2009年7月,时元滕负责投递的邮件中有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的电话、地址是错误的,而如果送不出去的话12天就得退回大学。同为山里娃,时元腾明白考上大学意味着什么。他跨着包,骑着车一个一个村地问哪家有刚高考完的学生。9天后,他终于问到了……

上午10时,时元腾骑着摩托,驮着两个大邮包,迎着太阳,向坡头方向出发了……

摩托车并不是局里给时元腾的投递工具。时元腾负责的矮寨有1个社区、16个村委会、55个自然寨、69个村民小组,线路长、点多面广,岗高坡陡。为提高工作效率,2014年,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的时元腾自费购买了这辆摩托送邮件。骑着这辆车,邮路上的他常常是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今年,吉首市邮政局相关人员到矮寨,听当地文化站站长施云生说起,才知道时元腾自费购车送邮件一事,也才开始给予他一定的燃油补贴。

时元滕的第一站是给71岁的秧天华送订阅的报纸杂志。秧老因身体原因,坐在轮椅上,耳朵又背,读书看报是唯一乐趣。为此,6年来,时元滕总是准时给他送订阅的报刊。当天,时元腾还将自己订阅的《时代邮刊》、《晚报邮刊》送给秧天华。

第二站来到排兄村。时元滕到来时,收件人龙桂妃背着小孩,已来到约定地点。收到包裹,龙桂妃迫不及待地打开。她说,那是为小孩网购的衣服,最近天气热起来了,正等着洗洗给孩子穿。

第三站、第四站来到金叶村和阳孟村。由于留的座机,时元腾无法联系上收件人杨东哥。此时接近中午,太阳也开始热烈,时元滕抱起大纸箱挨家走户地问,从公路旁一直问到了寨子里面,走得汗流浃背,最后一位热心人告诉时元腾,杨东哥在村里办丧事处帮忙。于是,时元腾就托热心人帮忙,他在原地等杨东哥。这样一来一去,一等就是大半个钟头。而两个邮件送完,50分钟就过去了。

“乡里送东西,主要是找人难,在找人上花的时间多!”时元腾说,因为要做农活等原因,一般都要等上一段时间。同时,有些寄件时,将地址写为矮寨支局,无地址、无电话,要找到相当费时。

四趟下来,已是午饭时间。时元滕说他习惯了,饿了也得忍住;有时他忙到晚上九点才吃饭。而每年他也只有过年才休息几天,虽然公司周末未要求投递,他也加班投递,他说,这样百姓可以早些收到邮件……

“干这行,如果老是想到那点工资,是支撑不下去的……”闲暇之余,时元腾敞开心扉。

时元腾是本地人,他说,镇里大多是讲苗语的,懂汉语的一般都是年轻人,可是在一些偏远山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们在家留守,根本不识字。他仍然记得,2010年,一封从监狱寄来的信,送到排兄村一位大娘的手里。大娘不识字,他就用苗语翻译给她听,当念到“你一个留在家里,没人照顾你,你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时,大娘的眼泪出来了,自己也流泪了……他觉得自己承担起了外面世界与山村孤独老人的情感传递……

如今,时元腾仍是一名合同工,每月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每天奔走30公里送邮件。6年了,他投递出去的邮件多达4万件,准确率、及时率均达100%,没有一起投诉和安全事故。而这里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大多认识了时元腾,都对这个踏实可靠的年轻人赞赏有加。时元腾也与他们打成一片,难舍难分。他说,乡亲们的一句“谢谢!”或是递来的一杯热水,足以让他忘掉邮路上的孤独、苦与累。而这也就是多年来,纵使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在盘山公路跟在大货车后面吸着刺鼻的尾气,他都未曾放弃这份工作的原因。

中午分别时,时元腾又投入到剩余几件邮件的投递中。而下午,他要分发报纸,然后投递到镇里的机关、学校……(记者 童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