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5月12日报道 为实地寻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辰河高腔”传承,4月27日,记者踏着浓浓的春意,走进“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辰河高腔”发源地泸溪县,恰逢当地“送戏下乡”文化宣传活动,在该县浦市镇万寿宫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排练,笔者被五彩脸谱和长袍戏服深深吸引。
该县“辰河高腔”剧团负责人杨元涛兴奋地说,最近一些年,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辰河高腔”在浦市、白沙一带红红火火,这里的老百姓,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家里遇上什么结婚、祝寿之类的大喜事,总要请县辰河戏剧团来演上一场,悠扬的曲调,高旷的唱腔,配上寓意深厚而动人的故事情节,常令不少湘西汉子,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说起老百姓对“辰河高腔”的喜爱,可谓历史悠久。相传浦市是辰河高腔的发源地。清《湖南通志》载:“辰河高腔产生于明初,俗称辰河戏。”又说:“浦市产高腔,虽三岁孩童亦知曲唱。”
辰河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男声用大本嗓演唱,给人以粗犷奔放之感;女声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悦耳动听。辰河高腔表演朴实,富有乡土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泛流传于怀化市、湘西自治州,以及与这些地区毗邻的贵州的铜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和四川省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演出剧目内容健康,艺术性强,使广大观众在艺术上得到美的享受。在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浦市作为沅水中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除了商贸发达外,民间文化诸如民间音乐、沅水号子、宗教祭祀音乐等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孕育了浦市的辰河高腔。据传,朱元璋平息叛乱、建立明朝后,为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鼓励农民迁徙异地、垦发新土,江西大量移民迁徙湖南。随之,弋阳腔也传到浦市,与浦市的原地方戏曲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浦腔浦调“特色的辰河高腔地方剧种,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后又不断发展,经历了围鼓坐唱的初始期,稍后矮台班木偶戏的发展期,清雍正年间高台演出的成熟期和兴盛期,还加进了除唢呐外的笛子伴奏,辰河高腔从此长盛不衰。剧团还曾赴法国、西班牙演出,赢得了“东方戏曲艺术瑰宝”的美誉。
该剧和许多古老戏曲一样,进入上个世纪中叶,“辰河高腔”也走入低谷。尤其是“文革”期间,专业剧团被解散,人员全部下放农村,剧团名存实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县剧团,但人员老化,资金短缺,剧本陈旧,加上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一直没能走出低谷。正当其濒临失传之际,泸溪县积极作为,多措并举,改变了它的命运:2003年县里安排30个全额编制,以招聘的形式引进了一批年轻文艺骨干,改变了以前自收自支、留不住人才的局面。2006年,辰河高腔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以来,泸溪县辰河戏剧团转为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成立了辰河高腔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从内容到形式,对戏曲进行全方面创新。在内容上与表现方式日益丰厚。对《艄子打鱼》、《蜜蜂头》、《抢棍》、《琴挑》、《逼宫》30多个辰河高腔传统剧目,进行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整理、改编,重新搬上舞台。还创作了《辛女岩,那远古的呼唤》、《辛女赋》、《乾坤换》、《情满桔园》、《泸溪改革开放三十年》等一批富有现代气息的新节目。在形式上,则引进现代元素,并配备灯光、音响、服装等现代设施、设备,改变过去简单划一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经过改造的“辰河高腔”再续传奇:场场演出爆满,个个剧目受欢迎。有的剧目演了一场又一场,老百姓百看不厌,尤其是耗时一年多,县财政斥资60多万元、四易其稿的改编传统剧目《目连救母》,更是深受观众喜爱,在全州第二届新剧(节)目会演中,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金奖”。剧团曾参加中国·泸溪椪柑艺术节和CCTV-3“激情广场”的演出,并多次受邀先后赴江西、四川、贵州等地演出,好评如潮。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该县共整理改编和创作辰河高腔剧(节)目、唱段90多个,在省内外演出达600多场,观众达70多万人,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先后多次获“全省好剧团”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