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新增财力80%用于改善民生 幸福雨花扑面来
湖南日报
 
05-11 08:52

湖南日报5月11日报道 5月上旬,家住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现年104岁高龄的宋秉清老人,领到了4月份的高龄津贴350元。同一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湘西的刘珊小朋友,走进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读书,和一帮城里孩子快乐嬉戏。

长沙市雨花区连续两年在“小康”建设测评中,蝉联全省一类县市区第一名。通过“小康”建设,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记者深入该区采访,一幅幅幸福美景呈现在眼前……

财政从排名最后跃为5区第一

走进砂子塘街道茶园坡社区,里面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公园内,居民们有的在快乐唱歌、跳舞,有的在开心下棋。

“这里是全区最早提质改造的社区之一。”街道负责人梁维指着其中一栋楼介绍道,“这栋楼的居民是以前长沙锁厂的职工,锁厂倒闭后,厂区变成棚户区。”

本世纪初,雨花区启动大规模城市提质改造,锁厂所在地堵住了曙光路的南拓,被列为重点改造的棚户区。经过几年努力,棚户区变成美丽小区,曙光路也得以顺利拉通。

锁厂棚户区改造,是雨花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变化的一个缩影。“雨花区成立时,在5区中基础最薄弱,财政排名最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城区布满大大小小各类工厂。”区统计局副局长刘波,对区里的历史颇为清楚。

新区成立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修建包括芙蓉南路、韶山南路、万家丽南路和湘府路、新建西路、时代阳光大道等在内的六纵七横、贯通全市的主干道。武广高铁开通之后,该区交通枢纽地位更加明显。

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区内原有的湖南计算机厂、长沙重型机器厂等,也纷纷搬离城中心。中海油湖南总公司、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一个个技术含量高的、节能环保的现代服务型企业相继落户。“区内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央企总部就有32家。”区委书记邱继兴自豪地说,“去年年中才招商的汇艺文创大厦,半年时间便吸引全球顶尖级100多家文化企业入驻。”

如今,雨花经济和城建脱胎换骨。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健康产业、电子商务等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蜕变为区域性经济的主宰。去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9.74亿元,财政总收入率全省城区之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8亿元,收入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省城区第一。

新增财力80%用于改善民生

“10多年前,我生小孩子时,最近的医院是10公里外的市妇幼保健院。如今,全区每个社区和村都建起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看病方便了。”雨花区东塘街道的张玲如是说。

2010年起,雨花区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如今,全区12个社区均建起标准化、高水平的卫生院,15分钟就医圈已经形成。卫生院还与2到3所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同时,为每个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一些社区还率全省之先,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老有所医,在这里成为现实。

看病方便,只是雨花区民生改善的一个侧面。该区连续多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老百姓受益多多。“去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同比增长10%。”区长张能峰介绍。

该区在全省率先启动高龄津贴制度,80岁以上老人,分别领取不同等级津贴。目前,全区每年有1.06万老人享受到高龄津贴。

区内教育高位均衡。近5年,雨花区投入2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40所学校,以平均每年新增五六所学校的速度扩容教育,每年新增学位6000至7000个。实施优势带动,推动区域教育高位均衡,这不仅让全区适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还解决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2天

“住在这里真舒服!”现年68岁、家住圭塘河右岸的张世聪老大爷,一边在河边散步,一边听着广播里播报的新闻,内心几分惬意。

张大爷说,3年前的圭塘河是一条臭水沟。每当从旁边走过,老远就闻到恶心的臭气。

2012年,雨花区委、区政府将圭塘河改造列入民生工程。历时一年多,投入数亿元,如今的圭塘河,河水清清,杨柳依依,鸟语花香。居民可以在宽阔的广场跳舞,也可以在河边的石板路上散步,还可骑上自行车“悠然走一回”。

雨花区变美的,不只是圭塘河。行走在雨花区,你会发现,这里每个地方都像公园,又像花园。

雨花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列入优先地位。本世纪初,万家丽路南拓改造,如何处置植物园山体时,就面临要经济效益,还是要环境的考验。“如果要直接把山挖开,至少要少花1000万元。”邱继兴介绍,“但最后还是选择从隧道里通行。如今,隧道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呢!”

区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该局区域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2天,比2013年度增加33天,PM10均值比去年同比下降13.3%;地表水质达标率98.8%;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4.6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短评

着力点放在

老百姓得实惠上

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测评中,雨花区连续两年获一类县市区第一名,成绩令人瞩目。

特别是雨花区在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中,始终不忘把着眼点放到老百姓得实惠上,每年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民生。百姓看病方便了,小孩上学无忧了,老人有更多优待了,社会环境也变美了……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民生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关怀,最忌讲空话、套话,雨花区从细微处着眼,实抓实干,让老百姓的幸福扑面而来,作出了表率。各级政府在谋划民生工作的时候都应从人民利益出发,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