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5月7日电 5月7日,邵东县首届木偶戏传承骨干培训班进入第三天,参训学员、县文化馆副馆长周美艳甩了甩酸疼的手说:“学演木偶戏很辛苦,但也很享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该培训班于5月5日开学,为期10天。聘请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谭奇书教授和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传承中心木偶专家、国家一级演员彭陶溶前来教学传承。县文化馆组织了10余名文艺骨干参加了首期培训。
“邵东木偶戏”是民间传统的短把举竿内签杖头木偶,其“清武班”创始于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由邵东县杨桥镇杨新村民间木偶戏老艺人龚日升担当第五代班主,至今仍活跃在我省衡阳、永州、邵阳、娄底、湘潭一带的乡村和外省广西、江西、贵州等地,每年演出60场左右。龚日升所保存的23尊杖头木偶,雕工精细、造型生动,经邵阳市文物专家鉴定,系清代中叶的雕刻工艺,属于国家二级、三级文物,所保存的全套木偶戏行头和近百本线装古版木偶戏唱本,都具有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价值。“清武班”是邵阳市目前发现的唯一的行套齐全、剧目丰富、艺人最多、演出活动坚持时间最长的民间业余木偶剧团。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邵东木偶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龚日升2011年被评为省级传承人。
邵东木偶戏在民间传承演绎中,涌现出荣获全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银奖的《豆腐佬·豆腐婆》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感染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引发了众多青年艺人深厚的学习兴趣。为传承保护好邵东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邵东县文化馆针对省级传承人龚日升年近九旬、身体状况难以担纲繁重教学传承任务的实际,从省内外聘请专家,分期分批培训,有计划地培育新一代木偶戏传承艺人。(申湘东、黄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