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如山压不垮 五旬农妇照样弄诗文
团结报
 
05-07 09:46

团结报5月7日讯  她是永顺县城湘潭文化休闲广场上一名普普通通的摆摊妇女,也是永顺县老年大学成绩优异的插班生,更是朋友口中交口称赞的女诗友。终日在广场上日晒雨淋,使得她皮肤黝黑,常年操持家务,使得她双手布满了双茧。可是就是这双充满着生活艰辛的手,拿得起靶枪,也弄得起诗文。她叫廖金香,今年49岁。

廖金香是永顺县对山乡对山村人,4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2011年,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廖金香搬到永顺县城居住,租住在烟厂附近的一间民房里。后来,为了生计,廖金香摆起了打气球的靶摊。

廖金香家境贫困,只读到初中就辍学在家,后来为人妻母也就再没进入学校学习。可是,廖金香生性喜欢学习,她尤其是对中国的传统诗词感兴趣,在乡下的时候她就经常写一些简单的文字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廖金香路过永顺县老干部局,里面传出的阵阵音乐声让她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她一打听才知道是里面的老年大学在上音乐课。当时廖金香就心生好奇,心里想着可能会有诗词班。现在回想起来廖金香都很奇怪,当时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直接去到老年大学的校长办公室,表达自己一个农村妇女渴望学习的诉求。校长被她心意所感动,特批让她成为了永顺老年大学最年轻的插班生,在那里学习诗词和电子琴。

而廖金香选择在广场上摆摊,不仅是看中广场上热闹的人流,更是因为老年大学后来搬迁至广场旁,她可以经常利用做生意的间隙去那里上课。

廖金香也格外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廖金香的丈夫不事生产,养家糊口的重担就全落在她一人的身上。她起早贪黑在广场上摆打气球的靶摊,为的是多挣一些钱。为了摆摊,廖金香自己琢磨,学会拆装靶枪,还有模有样地教人射击气球。可是光靠摆摊,一个月最多也只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除去房租,一家人只能勉强度日。几年来廖金香总是省吃俭用,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摆摊风里来雨里去的,她也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雨衣。

但是廖金香却舍得买书、买纸笔,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她还要去老年大学上课。在外人看来,一个家庭贫困的农家妇女却偏偏爱好这些舞文弄墨的东西,实在有些穷开心的意思。可是廖金香说,读诗、学诗、写诗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她面对艰辛生活的精神支柱。

廖金香没有受过正规的古诗词教育,但是写出的诗文丝毫没有拖诗词班的“后腿”,甚至经常有作品得到大家的好评,诗词班的老师也经常拿着廖金香的习作在班上讲解,班上的同学从心底佩服这个坚强的农家妇女。有学员曾作过一首诗来写廖金香:“阳天击破球千颗,夜梦攀升月一轮。生计如山压不垮,农家照样弄诗文。”诗友们的支持与帮助更加坚定了廖金香向往创作、学习的心。正如她在一首答诗友的诗中这样写道:“不慕横财盈万贯,愿如皓月挂孤轮。今生有幸遇才俊,寒夜挑灯读勉文。”

廖金香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作品《法治的感悟》荣获第二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作品《学诗》获得全国老年刊报举办的“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诗词楹联三等奖;2015年永顺县廉政春联征集活动中,廖金香获得优秀奖。

廖金香常说,“我觉得自己就像天上的浮云,写诗是我的精神依附。虽然我物质生活贫乏,但我精神生活富裕,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内心就有种充实感。”为此,虽然身在闹市忙于生计,她愿寄情诗歌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