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志愿服务有待完善升级
湘潭日报
 
05-07 08:57

QQ截图20150507072114

志愿者进社区看望老人。(记者罗韬 摄)

湘潭日报5月7日报道 近年来,志愿服务在湘潭蓬勃发展,“红马甲”、“小红帽”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大街小巷,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而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也存在着志愿者团队之间缺乏沟通、志愿服务资源重复、志愿者缺乏专业培训等不足,我市的志愿服务工作还有待完善、整合和升级。

现状:“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阿姨,您好!请您在指示灯亮绿灯时再过马路”、“请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贡献一份力量吧”、“谢谢您的爱心衣物”……不论是在车站内、街头,还是在敬老院、旅游景区,当你看到身穿红色马甲或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时,他们不是在劝导路人规范过马路,就是拿着扫把为社区义务清扫垃圾,或是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组织义卖活动,近年来,“助人为乐”的志愿精神在莲城蔚然成风。

来自团市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湘潭已有义工联合会、莲城志愿者协会、关爱帕金森志愿者协会等近10家志愿服务组织,累计注册青年志愿者16万余名,其中80%是80后、90后,成为湘潭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工作也从一开始的散见于社会各个层面、服务对象单一的状况,经历了由工会、团组织、妇联、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团体牵头实施的发展期,到现在,志愿服务工作基本形成全市统一协调、多角度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困境: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电视剧《嘿,老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家养老照料中心,一个老人一天被洗了8次脚,此后老人看到志愿者就躲。像这种志愿服务资源重复的现象在我市也时有发生。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每个志愿团队虽然都有自己的服务方向和目标,但大都涵盖助学、助老等服务,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个学生可能受到几个人或几个团队的资助,一个老人同一天可能受到几个团队的关怀。”如此一来,一片好意反倒变成了负担,好心可能办坏事。

除了志愿服务偶尔遭遇尴尬的“撞车”,志愿者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也是我市大多数志愿者反映的问题。“像我们这种新成立的组织,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交流平台,向其他志愿者团队学习,将会大大缩短我们的成长进程。”湘钢帮帮团的志愿者黄博告诉我们,他们的团队在去年开展了一次无偿献血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不足,他们很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和同行交流心得。湘潭大学志愿者陈金龙同样有这样的感受,他说,目前我市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多以学校内部各个团队的名义开展,高校之间的互动并不多。

此外,我们也了解到,有些志愿服务如护理老人等,对志愿者有一定的专业要求,而我市大多数志愿者在开展活动前,普遍缺乏专业的培训,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

措施:多管齐下提质升级

针对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湘潭市也在积极行动,提质升级志愿服务工作。

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我市131个志愿者工作站的具体位置、设施情况以及服务项目,这是我们在团市委看到的志愿服务电子地图,通过电子地图,基本实现了志愿服务的需求对接。“这也是我市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提升志愿服务的有效手段。”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湘潭市依托专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司法志愿者、医疗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城管志愿者、维修志愿者、救援抢险志愿者等10支专业化的志愿者团队。同时,在毛泽东故居、东方红广场等人流密集地区,设立了地标性志愿者工作站,如东方红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服务设备一应俱全,这些工作站的设立,大大提升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形象,将志愿服务的旗帜插到了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并结合智能手机普及推进志愿服务新媒体覆盖,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全市一盘棋”,推动志愿服务转型升级。(记者 高雅 通讯员 徐锡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