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全国劳模唐自田先进事迹
红网会同站
 
05-05 14:49

唐自田和他的树

有人说他是一棵树,虽然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时光轮回的印记,但他却更加坚韧挺拔、根深叶茂;

有人说他是一座碑,虽然风雨磨平了他昔日锋锐的棱角,但他却依然屹立不倒,伟岸依旧;

有人说他是一个传说,34年来在近乎“原始”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坚持做着同一件枯燥而单调的事情;

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傻子”,不光自己一辈子碌碌无为,甚至还拖累了妻儿老小,但他却“心安理得”,每天无怨无悔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他,就是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会同县林科所白土冲林场护林员唐自田。“五一”前夕,记者来到白土冲林场采访了这位传说中像树、像碑的“傻男人”。

34年与“松枝灯”相伴的“野人”生活

从“广木之乡”会同县城出发,一小时左右的颠簸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会同县西南方向的地灵乡大坡村白土冲林场。该林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处湖南、贵州两省的会同县、靖州县和天柱县“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交通闭塞,人烟罕至。

“这里以前一直都不通电,直到今年元旦节的时候才安装了太阳能光板发电,至今都没有手机信号。”一到林场,陪同采访的会同县林科所所长顾扬传就向我们介绍起来。

一栋破旧的砖瓦房,前面一块坑坑洼洼的空地,周边重重绿树环绕,宁静得可怕。走进唐自田的家中,满屋子除了一个今年初添置的电饭锅之外再也找不到别的电器。

“从1981年来到这里,一晃就是30多年了。” 1981年会同县决定在白土冲进行杉木良种科研,培育高产杉木原种。当时年仅18岁的唐自田刚好从学校毕业,听说白土冲需要人造林,什么也没想,就从30公里开外的家中过来了。这一来,就是整整34年。

“当时刚来的时候三四十个人住在一个临时工棚里,没有电就捡些松枝烧燃作灯,人都熏得跟腊肉差不多了;没有水喝就到几里地之外挑山泉水喝,有时夏天都要几天才能洗次澡。”回忆起往昔岁月,唐自田仍然感慨万千,“那个时候要出去只能走山里的一条毛路,东西进出都是靠肩挑背扛,来回要三、四个小时,衣服也经常被路边的刺树刮烂。”

上世纪80年代的白土冲,杂木丛生、野兽时常出没,稚气未脱的唐自田有过恐慌、纠结,甚至一度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呆在这里没过多久,实在耐不住寂寞了,真的想干脆回去算了,只是父亲要我坚持做下去,没得办法,只好继续守在这里。”

当问及最后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唐自田动情地说:“后来也慢慢习惯了,领导也希望我留下来,看着一棵棵自己亲手栽的树苗越长越大,就像自己的孩子,就舍不得走了。”

“他这一辈子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科研基地,从没有过私心,不提要求、不讲条件,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唐,就不会有这片林子。”所长顾扬传、出纳李艳华由衷地说到。

白土冲林场一角

精心守护让会同“广木”从会同走向了全国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造林难,管林更难。

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后,唐自田就再也没有过动摇过。1988年,他更是把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接到了山上,从此把家安在了林场。

造林开始后,唐自田对每一棵树的挖坑、施肥等关键技术都亲自把关。1996年,1000多亩第一代子代测定林成林,唐自田的工作职责也从造林变成管护、采种和观测数据。

“1000多亩林子,每亩将近100棵,10万多棵树每棵都要登记备案,每年都要全程做记录,全靠他光着脚爬到树上去测试,数据出来从没有过差错。”顾所长介绍这一情况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是的,是的,就是因为经常爬树,年轻的时候他爬树比猴子都还快。”唐自田妻子李庆莲的一句玩笑话,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而唐自田却害羞得脸都红了起来。

天天要爬树,危险自然不可避免。1995年,唐自田测试数据时突然脚底踩空,不慎从10多米高的山坡上滚落了下去,造成左手骨折,至今还留有后遗症。

而今,这个科研基地面积已经达到3700亩,唐自田每天都要在山上巡查一次,一趟下来近20公里,需耗时4、5个小时,由于早晚是巡山的重要时期,通常是天还没亮就出发,天黑了之后才能回来,陪伴他的只有一只手电筒。这么多年,遇到过好多次毒蛇、穿烂了多少双鞋,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老唐的敬业精神,这么多年林子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和重大偷盗林木案件。”这一成就让我们惊叹不已。

最让唐自田心疼的就是基地间伐林木的时候。树木越长越大、越长越密,为了确保长势好的树能有更好的生长条件,周围长势较差的树就要砍掉。对唐自田来说,每棵树都是他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下得了手!每砍一棵树之前,他都要摸上几十次,看了一眼又一眼,最后才“痛下杀手”。

“他这么拼命,肯定每个月最少有五六千块钱工资,不然哪个会去那地方受罪咯。”可现实是,直到1999年,唐自田的工资每个月才150元,2008年后涨至1000元,现在两口子加起来也才3000元。

如今,白土冲林场9000多亩森林郁郁葱葱,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选育出杉木全同胞优良家系26个,半同胞优良家系52个,优良无性系54个,增产效果达30%—57%。2013年全国杉木良种现场会在会同县召开,白土冲子代测定林作为参观点,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高大通直、闻名全国的会同“广木”

欠父母、欠小孩、欠老婆,他是家庭的“欠账大户”

一个人在深山里生活30多年已是不易,而要拖家带口甚至是“贴了老本”更是常人所不能,而唐自田却做到了。

说起妻子,唐自田满是愧疚,“这么多年了,没有让她跟着我享过一天的福,我欠她的太多了啊。” 200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妻子李庆莲突发肾结石,痛得在地上打滚。看着痛苦的妻子,唐自田纠结万分,因为没有电话,他最后只好把妻子一个人丢在家里,独自跑到6公里外的大坡村叫来赤脚医生,后来送往会同县城的医院做了手术后才转危为安。

因为长期守在基地很少与外人交流,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让她恐惧、害怕,加上没有电视、广播、收音机,李庆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2006年上半年,李庆莲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经常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在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长时间住院治疗后才好转,至今仍然需要药物维持。

唐自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现已出嫁,小女儿正在读初三。“因为没有电,两个孩子都不愿来这里生活,从小都是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一家人连过年都没有团聚过一次。”说起孩子,这个坚强的汉子不禁暗自神伤,“孩子也怨过我们,大女儿经常讲要是我早点出去打工,凭着做木工的手艺绝对比现在要好得多,我也不是没想过,而是实在放不下这片林子啊。”

唐自田老家商有一栋老宅和90多岁的老母亲。老宅长期无人居住,已经破烂不堪。而30多年来,唐自田仅在家中陪老母亲过了4个春节,平时每年也只能回去看望3、4次,并且总是当天去当天回,从未在家过个夜。每次离家时,留下的只有不舍、愧疚和老母亲的期盼。

当我们问及他们今后的打算时,唐自田坚定地说:“一直会干到退休,如果基地需要,身体也还能应付的话,退休后还会一直干下去,至少干到65岁。”

采访结束后,唐自田邀请我们去看看30年前他亲手栽的一棵“宝贝”树,一路上说起林子里的树他如数家珍,来到那棵树边时,老唐向我们“演示”他一个人无法抱住树干,用尺一量,直径将近60公分。他要我们给他和树拍一张合影,快门按下的那一刻,站在自己“孩子”边上的唐自田露出了微笑,笑得那么满足、那么幸福。

北京林大沈熙怀教授考察会同“广木”二代种子园

编后语

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4年来一直行走在大山里的唐自田作为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这是对唐自田34年“坚守”的高度礼赞与褒奖。

一时的冲动或许不值一提,持之以恒地坚守却充满力量。34年来,唐自田在无电缺水几近“原始”的环境里造林、护林、采种、观测数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彰显出坚守的力量。

坚守是有力量的。它能使梦想变成现实,使平凡变得伟大。正是唐自田的坚守,幼苗长成了大树,荒山变成了森林,林业科研硕果满枝,会同“广木”走向了全国。是什么在支撑着唐自田的坚守呢?是他那自高度的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他所说,“实在放不下这片林子啊。”

“他们的岗位或许并不显贵,但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他们的品质足以感天动地。”唐自田,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他34年的坚守,在“快餐”盛行、浮躁成风的今日,更是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中国梦的实现、“四个会同”的建设、个人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奋斗与坚守。今日编发唐自田的事迹,惟愿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到坚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