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中药材保护国家级专项规划出台,在行业看来意义重大,将有助于规范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图为位于浏阳经开区的华纳大制药银杏叶片生产车间。记者周健
浏阳日报讯(新城周刊记者喻彬彬)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此《规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保监会等12部委共同发布,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的出台,顿时引起行业关注,它将给整个中药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浏阳经开区中就有多家药企涉及中成药生产,如春光九汇、华纳大制药、迪诺制药、万邦德制药、安邦制药等等,在企业看来,《规划》的出台,正面作用大于负面,有助于规范行业、提升产品质量。
现状
部分药材紧缺且质量难把关
当前,国家出台《规划》,是对中药材现状的深刻分析后发布的,正如其自身所言: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当前中药材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原材料种植不规范。”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直言,药材好、药才好,而中药材种植不规范带来的是原材料质量的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成品药疗效。
除此外,基础设施滞后、生产加工水平低、后续科技支撑能力匮乏、市场渠道不健全等问题,也是诸多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加之很多地方没有主导企业统一对其进行规范生产和市场营销,带来盲目种植的后果。
“部分中药材紧缺。”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尚介绍,他们公司生产所需的麻黄,主要从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引进,因没有专人种植,多为野生,加上无相关的规划和需求量大,导致麻黄过度采收,货源紧张。
不过,随着《规划》提出“1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而这将对中药材的稳定供给提供保障。
高尚认为,现在国家开始规范并推广中药材种植,将使紧缺药材的供应得到缓解。
趋势
“基地化”或成中药种植方向
除此外,《规划》还提出“百强中药生产企业主要中药材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都将推动中药种植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副所长魏建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地化”概念的提出,是鼓励有实力的中药生产企业建设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保障中药材质量。基地化的概念包含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这三化,当然这并不排斥农村散户的种植,若干个散户可以由企业来组织,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等,达到规范化操作。
也有观点认为,中药企业自己投身做药材种植成本高,还不如从药材市场上采购。
对此,魏建和表示,集约化、规范化种植,是通过科技手段减少成本、提高质量,从长远来看不会增加药企成本,还会低成本地实现高质量种植,改变“有好医没好药”的现状。
正是看到这一点,不少企业也逐渐关注中药材的种植,并在这方面有所想法和动作。
高尚透露,安邦制药也开始往种植基地方向发展,过去一年中接触多个相关项目,“目前正在与两个中药材的现代化农业种植项目洽谈。”
不仅仅是安邦制药,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也有同样的想法。公司副总经理唐正平介绍,《规划》提出将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春光九汇将在药材生长数据监控、药材采收完成后粗加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
影响
检测更严格提升药品质量
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规划》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中药产品品质将得到保证。
《规定》中提出,“10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显著提高”、“全国中药材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等。
另外,《规划》还强调完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要加强药品检验机构人才队伍、设备、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经销的中药材、中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抽样检验力度,鼓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
由此可见的是,国家的抽检将会扩大覆盖面,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加入将会大大加强抽检的力度。
对于唐正平之前所言的中药材质量难以把控的现状,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国家从源头上对中药材进行了监控,对于我们药企而言,就不必再担心源头药材质量的问题了。”高尚说,这将有效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提升药品质量。
观点
成本提高药品定价应放开
《规划》提出: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建立反映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评价指标和办法,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建设优质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
“成本提高后,希望国家有相关的后续政策出台,比如中成药定价放开。”高尚认为,国家药品招标采购中,应注意对实施原料基地化的中药品种予以政策倾斜和支持,如果增加的成本在销售定价上不能相应体现,就会出现以前曾发生过的低价药无人生产的局面,反而不利于《规划》的实施。
唐正平也有着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价格太低将影响药的品质,不利于企业进行相应技术改造,“而且在研发中,国家对中成药研发技术要求高,每年每个省只有一到两个中成药新药通过国家认证。”
《规划》还提出要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多方认可的中药材标准,促进中药材国际贸易便利化,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建立中药材基地。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刘忠良表示,未来可以深入开展中医药国际贸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开展中医药国际贸易。“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有着丰富的医药资源,与我国传统医药产业有巨大的互补性,是我国中医药发展重要的原料供应来源地,发展中药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将会有较大市场潜力。
延伸阅读
《规划》明确的七项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
二是实施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建设100种中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麝香、人参、羚羊角、川贝母、穿山甲、沉香、冬虫夏草、石斛等濒危稀缺中药材基地;
三是实施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
四是实施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培育发展5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骨干企业,重点扶持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领军企业;
五是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在中药材主要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支持建设20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六是构建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
七是构建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