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农民李德良的“致富梦”
岳阳日报
 
05-04 08:37

岳阳日报5月4日报道  近日,汨罗市天井乡,一行特殊客人的到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市委书记卿渐伟来到车田村德良家庭农场,了解农场规模和运作情况。农场院外农田里一排排翠绿的秧苗生机盎然、长势良好,农场院内农机齐全、摆放有序。就在这个农家小院里,卿渐伟和农场主人李德良聊起了家常。“德良啊,家里的情况相当不错啊。”卿渐伟环顾了一下小院,“房子是新做的,还买了新车。”“我以前四处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真没想到回屋里种田致哒富。”看到书记亲切自然,43岁的李德良敞开心扉,打开了话匣子。

李德良曾在广州、长沙等地务工多年,直到2010年妻子患病,加上父母年事已高,无奈之下只能返乡照顾家庭。刚回家那段时间,李德良一度彷徨迷茫,找不到方向。后来,他发现农村可以租田种,心想,国家对农业这么重视,我干脆就种田,不管怎样,至少吃饭是不成问题的。

当年李德良就在农技站的帮助下承包水田30亩,并从农技站赊了些种子、肥料,全部种植双季稻。他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一年下来一算账,挣了2万余元。“头一年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房子搞起来!”李德良告诉书记,2011年,怀揣着这个最初的梦想,他一边继续扩大规模,种植双季稻60亩,一边四处借钱,硬是把新房子修起来了。

2012年,李德良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80亩。这一年,他的梦想变成了尽快还账。“欠了人家的账,就要尽快还,人要讲诚信。”

背负着数万元债务的压力,2012年又是挥洒汗水奋斗的一年。年底一算账,李德良竟然又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债务还清了。

就这样,一个个最现实的目标和最朴实的梦想在李德良的辛勤劳动下变得清晰可触。从2013年起,家里经济条件逐步好转,但并没有使他停下追梦的脚步,他把目光瞄准了机械化作业,贷款5万元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等,开始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他扳起手指算了一笔账,说:“我用机械,每亩水稻生产一季可以省成本200元。”仅此一项,当年他种植的100亩水田多收入4万元。

“第一年的梦想是建房子,第二年是还债,第三年是机械化,你这是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梦想呀!”卿渐伟向李德良伸出大拇指。

“那还冒完咧!”朴实的庄稼汉子赶紧接了一句。

“前年是为还账你拼命干,现在不欠债了,干劲还是这么足嘛!”卿渐伟笑呵呵地说。

“是呀,刹不住车了!”李德良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去年的梦想是不是买车?看样子又实现啦。”

“是咯!我的德良家庭农场就是去年注册成立,车也是去年买的。”李德良骄傲地告诉书记,去年自己被评为汨罗市先进种粮大户。他的德良家庭农场灵活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从不想种田的农户手中租赁田地自己种,每亩租金用稻谷结算;对想种田的缺劳力户和无劳力户,提供代耕代收服务,既方便了群众,扩大了双季稻种植面积,又可以为自己创收,实现了“三赢”。

“去年我种了150多亩水稻,还给周围村民提供代育、代耕、代插、代收服务,再加上国家和政府各项种粮补贴,年收入有28万元!”李德良喜滋滋地向书记报告了去年的收入情况。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农民梦的故事啊!”听到这里,卿渐伟深有感触地说:“李德良的经历告诉我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才是铸就‘致富梦’的坚实基础。即使是从事最传统的农耕工作,只要勤奋、敢拼,就一定能够干出成绩,梦想成真。”

“2013年应该是你致富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卿渐伟说,“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趋势,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你能有这样的远见和胆识,我要给你点个赞!”

“今年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卿渐伟又问。

“我想买两台稻谷烘干机,到了收谷的时候大家就不用担心天气问题了。”“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梦想!把这个后顾之忧解决了,你们这就真正实现耕、插、收全程机械化了。”卿渐伟转头对众人说:“李德良虽然只是一个农民,但他敢于有梦,勇于追梦,永不止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又叮嘱随行的县乡村负责人,一定要想方设法为种粮大户搞好服务,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李德良感慨地说:“过去我在外四处奔波不赚钱,没想到家门口种田就能赚钱。”展望未来,他信心满满地向书记保证:“我还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看着你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稳,我衷心地替你感到高兴。”卿渐伟说,“我还希望你能当好两个带头人:第一,致富不忘乡邻,在农业生产方面你要当好带头人,引领大家共同致富;第二,物质上富了,精神上也不能落后,你还要在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上当好带头人,要率先抵制农村人情礼俗等方面的不良习俗,真正让农民手中的钱用到刀刃上。这两点你可以做到吗?”“一定做到!”李德良拍着胸脯,响亮地回答。

午后的阳光,更加温暖明媚,农家小院在人群散去后又恢复了平静。一场有关梦想的谈话结束了,但李德良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 (记者 刘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