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吉首有位为农民打工的“农民”
红网吉首站
 
04-30 10:48

在白岩乡,亿利德公司的种植基地随处可见

红网吉首站4月30日讯  眼前的男人个子不高却壮,平头,不起眼的T恤下,黝黑的皮肤在阳光里泛着光,走路时脚下生风,仿佛有忙不完的事等着他。他总说“自己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说什么好。”可一旦聊起自己的事业,如果不打断他,他却能说上很久很久。途中,他的电话一直不断,言谈间展现出商人的果断和不容置疑。

事实上,他呆得最多的地方是“田野”。闻知要约访他,他朋友告诉记者,“明明可以躺在床上收钱,每天却还像个陀螺一样到各个坡头转”,然后接上一句,“哪个老板会天不亮,就自己开车送帮工上山做事啊!”

他不断表明自己是一个“农民”,却坐拥7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总资产近千万元。他就是张少昌,湘西亿利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继承者 or 变革者

张少昌曾经站在这条路上无数次反问自己“到底是该继续传统产业还是转型”

其实,从张少昌父辈就开始种植中药材,到他成人时已经小有规模。2005年,从部队退伍的张少昌却先后当起保安,做过文员,搞过基建。“为什么没选择回去接班?一方面自己没兴趣,另一方面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张少昌笑着说,

基地一角

一直以来,金银花、莪术、黄柏、百合、山药、丹参等苗木药材都是基地传统作物。2012年左右湖南本地金银花产量大增,价格却一落千丈,从100元/公斤跌到了20/公斤,作为金银花种植大户的亿利德公司损失最大,是继续做老本行还是转型,回到家乡接手企业的张少昌陷入了沉思。“那时候,我就发现到传统的粗放式原料供应模式不行了,我们东西多,规模大,但是杂而不精没特色,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太多因素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经过多方面考察学习后,张少昌下了决心,企业要发展,必须要转型,“并不是说推翻我们以前的模式,而是要对产品深加工,让它更加精细化。”然而初步的沟通并不顺利,家里人觉得做得好好的产业突然改变,前途不明朗不说。一步走错,可能“亿利德”这家企业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从部队出来的张少昌却有一股韧劲,一旦认定了某个事实,就会坚持下去。

三年磨剑 终露锋芒

大马士革玫瑰开得正艳

一望无际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

转型初期,也曾遇到过买设备被骗,种植户冷嘲热讽,家里人不支持的困难,张少昌全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反正路是自己选的,做下去用结果说话。”张少昌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走进了玫瑰花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玫瑰花投入少、易成活,而且回报多,经济效益高。像我们引进的这种大马士革玫瑰,不仅好看,好闻,还能吃。苗木能做盆景观赏,花瓣能泡脚洗澡,残渣可做肥料……”张少昌拿出很小的一瓶玫瑰精油,即便还没有打开瓶盖,香气已经四处散开,“特别是用玫瑰提炼出来的精油、化妆水等延伸产品,价值起码能翻几番。”目前基地已种植700多亩玫瑰,年产玫瑰花量20万斤,产值高达500多万元。公司当初成立的合作社俨然成了湘西州中药材等综合性种植的“领头羊”。吉庄工业园内,公司占地3000平米的工厂也在抓紧筹建当中。当初的质疑声不仅越来越少,很多农户还上门取经,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我们在转型的同时,还准备着力打造市场品牌,开发化妆品等系列产品,目前已成功申报了2个美容产品品牌。”谈起未来的规划,张少昌显得雄心勃勃。“如果不是12年那场风波的话,不知道现在我是保安队长还是当上了包工头。”

聊起心爱的玫瑰花,张少昌拉开了话匣子

替老乡打工的“农民”

等待被加工成花茶的玫瑰

“其实企业做得再大,钱挣得再多,也不如给老乡增加收入实在。”基地成规模后,张少昌跟当地村民签订了正规的土地租赁合同,每亩山地付70元的租赁费。平均每天有40多人在基地帮工,有时忙不过来,还得到外乡去找人来帮忙。一年的劳务费开支就达100万元,村民人均可增收近万元。“现在要加入合作社的,我一概是拒绝的。”看着记者疑惑的神情,张少昌解释道,“我是希望再等等,等到产业链成型,产品被市场认可后再大面积推广,而不是现在就去忽悠大家一起来搞,要是失败了,岂不是要被别人戳着脊梁骨骂。做人也好,做产品也好,都是要凭着良心去做。”

说起这位平易近人的老板,村民心怀感激又满是尊重

村民眼里的张少昌是老板也是朋友,“他待人完全平等,生活中你不会把他看成老板”,但话语中的尊重却不减分毫,“哪里有老板和我们一起下地,一起施肥,一起除草的。”

张少昌表示,不管未来成功与否,自己农民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

张少昌的想法也在不断调整中发生变化,“现在我的目标很清晰,我不是替自己打工,也不是企业老总,我是替老乡们打工的‘农民’。我希望在发展中扮演一个先行者的角色,致富本来就应该是为大众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