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辰溪站4月28日讯(通讯员 欧阳王霞)近日,辰溪县财政局公布了经辰溪县人大审议通过的2015年辰溪县财政预算报告。预算报告看上去就是一些枯燥的表格和数字,但透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辰溪县财政这个钱袋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又会花到哪里去。大家更关心的是,这些纳税人的钱是不是会花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项目上,比如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的经费是不是在增加。此外,公务员工资花了多少钱?“三公”经费又是多少?在这里,我们将帮您仔细梳理梳理这本账。
民生支出破“六”奔“七”
在2015年的辰溪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当中,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都较去年有所增长,县本级保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已达62%左右(加上级专项达75%左右),比如,教育领域,2015年预算数为29859万元,较上年增长11.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15年的预算数为7950万元,较上年增长15.22%。其中仅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疗保险全年安排1200万元,县财政配套570万元。其他如一次性抚恤及安葬费1470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60.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配套1144万元等等,这也就是说,辰溪县一般公共预算对民生方面的支出加大了。
辰溪县财政局局长郑福荣表示,2015年绝大部分的财政资金都花在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上。其中,教育支出已经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达本级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另外,交通以及水利方面的投入也很多,比如交通领域的支出3941万元,较上年增长28.21%。农田水利方面本级全年安排各类支出2430万元,较上年增长15.45%;尤其是今年,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按照中央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要求,在年初预算中新增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提标3000万元,特别是新增安排的大病救助,除本级安排的200万元外,并与民政的大病救助、新农合、保险公司、社会捐助累计1200余万元一起统筹安排,救助全县因病致贫困难家庭,真正体现了财政资金向民生弱势群体方向倾斜。同时,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将城乡社区及农村居委会工资及待遇全部提标,全年新增支出800余万元。其中,农村村委会人员待遇及运转经费全年平均达7.2万元,农村社区人员待遇及运转经费全年平均达8万元,城市社区人员待遇及运转经费全年平均达16万元。并且为了解决全县老百姓因意外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情况,县政府决定由财政统保,全年安排资金53万元,向保险公司购买每人1元的民生保险,对全县53万人出现此类情况的,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这些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看得见、算得清的工资账
辰溪县国家机关公务员工资收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在今年的预算中这部分的支出有多少呢?根据这份预算报告,2015年,辰溪县本级人员经费支出预算为57014万元,其中在职及退休人员工资24586万元,在职及退休人员津补贴31639万元,抚恤人员200万元,13个月奖励工资589万元;今年公布的预算,将上述指标完全细化到单位,在各单位的部门预算中完全明确细化,各单位由原本的工资、津贴金额财政统发多少是多少,转变为单位自己看得见,用得着,算得清的账。
三年未增,辰溪的“四公”与“三公”
“三公”经费的支出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央规定的三公经费之外,会议费被辰溪县作为“第四公”看待。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办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的要求,今年,辰溪县公布的2015年度 “三公”经费控制数为651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05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947万元,会议费513万元。
通过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公务接待实行公函制、村级非公务零接待、公务卡消费、严格会议费管理等多项举措。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较上年只减不增。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较上年减少1660万元,下降27%。
工资、工程,钱去哪里了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细,为体现新预算法要求,据了解,此前预算是横向按功能科目表示和安排,显示“钱被用于干了什么”;今年除按功能科目表示外,并全部按照经济分类科目报告。比如,原来财政预算报告的财政支出是按功能科目进行体现,如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国防、科技、教育等方面支出,此次报告按照《新预算法》规定,将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了款级、项级科目。比如,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专项经费等,细化到了交通费、差旅费、资料费等科目。通过纵、横两个维度来反映,显示“钱去哪了”,能让公众看到更清晰明白的一本政府账务清单,这对于公众监督公务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民生等支出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除了民生支出,辰溪的发展与建设也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2015年,辰溪县全年安排促发展资金21014万元。如:体育中心建设900万元、广电中心建设600万元、火马冲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3000万元、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500万元等。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环境,美化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