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常德城市“清道夫” 每天与恶臭的淤泥打交道
红网常德站
 
04-27 11:01

在黑暗狭窄的地下管道内,老汪只能弯着身子作业。刘颂 摄

红网常德站4月27日讯  (记者 张洵恺 通讯员 邬琦 孔令芳)4月26日,星期日。天气晴,温度17℃-28℃。

对于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可以睡到身体自然醒、阳光铺满床的一天。可对老汪而言,这只是一个被设定为“单曲循环模式”的工作日,和昨天一样,到明天继续。老汪名叫汪文武,今年55岁,是一名市政工人。过去的8年,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这座城市的地下,负责地下管网的清淤和维护,与恶臭的淤泥打交道。

早上6时,远处的天空泛起鱼肚白。住在“基地”的老汪和其他工友开始起床洗漱,“基地”的名称是老汪他们起的,其实就是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在高坪头租用的一处民居。平时,20多个工友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在这里解决,偏屋里的一口大锅意味着“厨房”,其余的房间都无规则地摆满了床,床头挂着的橙色工作服格外耀眼。屋檐下的一台21寸彩色电视机,是工友们闲暇时的“至爱”。最近热播的抗日剧,大家看得热血沸腾,连睡前都忍不住津津乐道一番。

吃完一碗面条,老汪和工友们就坐上工地上来接他们的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6时50分,车停在了朝阳路上常德大道至紫菱路段的一处。地下管网清淤作业时,一个井口一般由4个人负责:1人下井,2人垂直运输,1人负责协调与安全。老汪和另外3个工友分到了原南坪岗乡政府附近的一口沉泥井,清理之前,要先用冲洗车上的高压水枪将一段管道内的淤泥冲积到井口附近。一打开井盖,刺鼻的臭味就冲了上来,漆黑的淤泥已经逼近井口,当天老汪负责下井。由于地下管道内有发酵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工友一边用鼓风机往外排气,一边将气体探测仪伸到井下探测。刚开始,探测仪一直发出“嘀嘀嘀”的报警声,“这说明还不能下去,有毒。”老汪说。

直到探测仪安静下来,老汪才在工友的帮助下,换上笨重的防化服准备下井,这身行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生化危机》里的场景。其实市政还配备了防毒面具,但老汪不常戴,“那东西戴起觉得透不过气来”。沿着井壁的阶梯向下,淤泥渐渐没过了老汪的腰部,井下黑暗而狭窄,站在直径1米的管道内,老汪只能猫着腰。阵阵恶臭扑鼻而来,但老汪早已习惯,拿起铁锹就开始铲泥,装到工友吊下来的桶里。公司规定,井下作业一般半个小时左右要到地面上换气,以防发生危险。老汪上来换气时,脸上、头发上都沾满了污物,他一言不发地走向冲洗车,拧开水龙头,弓着腰,把整个头伸了过去。他的身后,流出一条长长的“黑地毯”。冲洗完毕,老汪接过工友递来的一支烟,点燃,猛吸几口,一屁股坐到了人行道上。

整个上午,老汪和工友从这口井里清出了100多桶淤泥。11时30分,老汪和工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基地”。前坪的桌子上,做饭的师傅已经摆好几大盆菜迎接他们,香干炒肉、红烧鱼块、清炒土豆丝……老汪盛了一大碗饭,狼吞虎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