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4月22日报道 “正在开工建造的是第一栋厂房,面积1万平米,共有32间菇房,预计投产以后每天生产30吨白蘑菇。”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记者参观了东安县霞栖农业产业园,总经理蒋建国向记者介绍。厂房建成投产以后,每年的效益将达到近千万,到年底合作社会员就可以分红了。
东安县霞栖农业科技园位于井头圩镇冷东公路旁,蒋建国是土生土长的霞栖村人,早几年清明回乡扫墓,看到几十年来家乡没有太大的变化,村民依旧贫穷,就动了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念头。农民是靠土地生存,如何有效的开发土地来致富村民,成了蒋建国思考最多的问题。由于常年在长沙做菇类的生产和销售,积累了一些资本,于是他想到在家建一个菇类的繁殖车间,可以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一开始我是在大棚里面做菇类的生产,但是菇类的生长对气温的要求很高,一年当中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出菇。”为了常年占有市场,今年春节后蒋建国就投资建设了全自动的菇类生产车间,恒温恒湿,计划6月份就开工生产。
蒋建国规划的霞栖农业产业园占地1680亩,都是流转的村民闲置的土地,包括荒山在内,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也可以用土地或者劳动力入股参与年底分红。2013年产业园成立,现有社员200多人,跟农户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提出在2015年底进行第一批的分红,因此产业园今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蒋贵荣是合作社的入股人,也是村里看着蒋建国长大的老人,对于他回村创业,蒋贵荣认为这是给全村人办好事,为家乡带来了大变化。蒋贵荣说:“那一片就是我家的荒地,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现在全部流转了,都连成一片了。”他家里有20多亩的田地都入股到合作社,现在大棚蔬菜种植渐渐看到了效益,相信年底会有好收成。
刘秀莲是霞栖村人,今年60多岁,早已过了外出打工的年纪,当天她和村里的四五个老人一起正在蔬菜大棚种植西瓜秧苗,一天70元的工钱。“每天工作8个小时,不算太辛苦,而且种菜是农民的擅长。”刘秀莲说,能在家门口拿到这份工资非常满足。
蒋建国的农业园在冷东公路旁十分醒目,成片的蔬菜大棚望不到尽头。每年的4月份是大棚蔬菜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大棚内的辣椒、芹菜等品种正赶上好价格。“这个辣椒不知道摘了多少遍了,开花了长出新的辣椒又来采摘卖,然后剪掉老的枝叶,等新叶子长出来。”蒋建国的妻子蒋小初主要负责蔬菜大棚的种植和管理。她告诉记者,一个蔬菜大棚一个月有近万元的收入,都是销售到城区的超市,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作。
蒋建国说,对于他回村带领村民办合作社,有的村民还持怀疑的态度。“我先把产业园做起来,等看到效益了,村民自然就相信我了。”三年的时间投入的远比产出多,几千万的积累今年才开始出效益,他的妻子一直心存疑问。为什么承受委屈也要回来创业?蒋建国的回答是:这里是我的家乡,我不能放任它永远贫穷下去,霞栖产业园就是村民致富的希望。(记者 刘思宁 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