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鼓“敲”进校园 奏响
围鼓“敲”进校园 奏响
围鼓“敲”进校园 奏响
红网张家界站讯(通讯员 屈泽清)“打围鼓时脸上的表情要有表现力,还要敲出抑扬顿挫的锣鼓点子,激情高昂时就使劲用力,舒缓轻松时尽量不用力。”4月17日,向左海一边向学生示范,一边进行讲解,希望创造性的把围鼓技艺做到新老结合,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灵动多变的鼓点、巧妙穿插的夹钹、抑扬顿挫的土锣、点缀呼应的勾锣……土家围鼓如万马奔腾,穿透云霄给精致宁静的校园平添了一份豪放激昂。
武陵源除拥有罕见的自然风景,还拥有精致美丽的校园。走进天子山中心学校的校园,樟树滴翠、绿树成荫、长廊如画。“小青瓦、坡屋面、浅灰墙、转角楼、外挑檐”,极具土家族民族建筑特色的教学楼和综合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格外亮眼。
除了精致的校园引人眼球外,学校的“非遗”传承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天子山地处武陵山脉,是土家族聚居之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大格局下,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校园”,确立了“传统文化立校、传统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以“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为主线,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围鼓作为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敲”进了校园,奏响“非遗”传承新乐章。
围鼓又称打溜子,远在渔猎采集时代,土家族先民们就把伐木砍柴、打猎“赶山”过程中凭口编出一些“音响词”,用柴棍、石块,进而取盆盘碗筷等进行敲打,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变为祈求风调水顺、人寿年丰时的民族演艺活动。在武陵源区农村,围鼓深受群众欢迎,每逢红白喜事,必有围鼓捧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围鼓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断层的尴尬境地,农村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学。据调查,天子山镇擅长打围鼓的艺人年龄大都在年过七旬左右, 最小的也是年过六旬。
天子山中心学校先后聘请了李发成、向左海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围鼓这一古老的技艺重新焕发活力,受到“校园00后”们的追捧,参加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四年级到六年级组建三支围鼓队,做到循环轮流练习。他们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汇报演出和比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3年,省市民委主任徐克勤、谷中元先后到校欣赏围鼓队的表演,给予高度肯定;2014年在“欢乐潇湘.快乐武陵源”2014年群众文艺汇演及本土民歌合唱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
为了“立体式”传承“非遗”,将围鼓发扬广大,学校还精心组织力量搜集围鼓有关传说和词牌,编写校本教材。2014年8月,《土家围鼓词》正式编印,收录围鼓传统演奏词牌六十余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天子山中心学校的“非遗”传承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自2012年至今,已经培养了近四十名优秀围鼓继承者。”学校负责人熊朝信介绍,学校不仅要书声琅琅,还要担负民族文化传承重任,他对此也是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