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67年后浏阳古乐归来 首次公开亮相大湘东
浏阳日报
 
04-15 11:53

\

昨日的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再现了浏阳深厚的古文化。图/记者彭红霞

浏阳日报讯 昨天(14日),一段尘封的古乐,通过湖南卫视的《直播大湘东》节目,重新回响在世人面前,这是继1948年浏阳文庙举行祭孔大典后,浏阳文庙祭孔古乐67年来的首次公开亮相。

去年,浏阳古乐已经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拯救性修复。而此番的直播,不单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检阅”,也是对浏阳厚重文化旅游的一次推广。

今年3月底,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对平汝高速沿线的8个县(市)集中开展大湘东旅游产业主题宣传活动。如今,“大湘东”已成为湖南省最热的旅游关键词,而能在这一次活动中成为重点报道对象,对浏阳古乐来说或许是一次重现辉煌的机会。

春祭再现迎神礼和开学礼

“咚,咚咚——”昨日18时35分,圭斋东路浏阳文庙内,革鼓响起,声传四方——穿着汉服的舞生和幼童,将迎神礼和开笔礼等内容按照古制表演出来,重现穿越千年的浏阳古乐。

“行迎神礼——”通赞高唱,宣布祭典开始,行迎神礼。由乐生操作的二十多种古乐响起,礼生喊礼,主祭官们行礼仰望孔子,舞生起舞,歌生唱曲,庄重肃穆。

“虽然经过彩排已经非常辛苦,但是鼓声一响,我们又完全融入到展演中,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扮演舞生的龚瑶告诉记者,36名舞生分列东西两侧,表演干戚舞,“干戚舞是祭孔古乐中第二篇章的主要部分,非常有特色,36名舞生动作一致,讲究对称。”

现场,一种叫“柷”(zhu)的乐器奏响开篇,十二个编钟(春祭十二个、秋祭二十四个)、匏埙、土埙、石罄、琴瑟、箫笛等乐器,通过打击、吹弹调和音阶汇合演奏;一手执斧、一手拿盾的舞生们则翩翩起舞,寓意“有文有武方为国”。

“朱砂——启智——”下方,20名身着蓝色汉服幼童在老师带领下,开始了少儿识字洗礼的开笔礼展示。幼童们先行一礼,童稚的声音一齐道“谢父母养育之恩,谢老师教导之恩”,再行鞠躬礼。开笔礼上,每个幼童额头中间都点上一颗朱砂,寓意“好好读书”。

随后,幼童执笔、蘸墨,书写“人”字,乐声不断。

“其实,这只是部分展演,整个祭孔古乐表演分为六大篇章,按照流程完整表演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娜娜介绍,下次秋祭,规模将更大,形制也更加完整。

祭孔古乐或成浏阳新名片

“连我自己这个浏阳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庄严肃穆的祭孔场面。”昨天上午就赶到文庙现场看彩排的市民杨望,晚上又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

对于浏阳古乐,杨望表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知之甚少,“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竟然连本地人都知道得不多,我觉得太可惜了。”

“我认为浏阳古乐完全不输给浏阳其他的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太厚重了。”杨望兴奋地说,自己已经向很多外地的朋友同学发信息要他们一起关注,希望浏阳古乐能够被更多人了解。

事实上,借助这一次《直播大湘东》节目,浏阳古乐已经吸引了旅游业的关注。“我们的城区旅游项目看来可以有新的调整了。”浏阳宝中旅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钮正佳说。

“旅游要与文化相结合,浏阳的文化资源丰富,但是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向游客展现。”市旅游局局长谭力表示,浏阳古乐正好兼具两点,“如果市场有需求,浏阳古乐很可能成为浏阳乃至大湘东的一张名片。”

新闻链接

祭孔现场,古乐器、礼生、舞生、乐生、歌生等摆放和站位都有严格的要求。据了解,这次展演的有80个成年人和20个小孩,20多种乐器仅为浏阳祭孔古乐乐器的一部分,全是从山东曲阜定制而来,礼生、执事生、舞生、乐生、歌生、幼儿等表演者的衣服都是严格按照明代的汉服制作而成。

新闻延伸 浏阳旅游将加速融入大湘东

除了浏阳古乐,浏阳旅游也正因为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通过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带动,相信今年整个浏阳旅游会更火。”钮正佳说。

谭力则认为,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不仅让旅游市场兴奋了起来,也让浏阳旅游迎来了更多机遇。这次活动将浏阳的旅游资源、特色产品再次进行了宣传推介,浏阳也将进一步加强和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的线路对接与资源互补,积极融入产业带。

再现祭孔古乐 传承文化遗产 浏阳古乐:不能忘却的记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山东曲阜尼山的士司机随口背上几句《论语》,让参观考察曲阜祭孔活动的浏阳市文体广电局一行人惊讶不已。惊讶的是尼山人对孔子的了解、尊敬和崇拜。“的士司机告诉我们,在尼山上至九旬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对孔子语录随口都能来上几句,而且教育子女也往往采用孔子的思想。除了参观祭孔仪式,尼山关于孔子的氛围是我感触最深的。”市博物馆馆长寻馆长说。

“国乐古礼在浏阳”,浏阳古乐与曲阜祭孔音乐一脉相承而又独具特色。浏阳古乐虽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已有六十余年没有演奏,外加祭孔仪式不对外开放,所以知道浏阳古乐的人甚少,更鲜少有人看过祭孔仪式。“祭孔音乐、祭孔仪式都是不能遗忘的,我们希望文庙祭孔可以早些恢复,让市民不仅可以认识浏阳古乐,也可以通过祭孔仪式更多的了解孔子、了解儒家思想和精神,让其精神渗透到市民的思想和生活当中。”市文体广播电视局局长余海波说。

国际著名的新儒学专家成中英教授也曾说过,儒学已经成为国际上的“显学”,祭孔大典为人们提供一个机会进行反思: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孔子。祭孔大典有一种凝聚的象征意义,代表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一种联系。祭祀可以让过去的圣哲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新的生命,将圣哲的精神承延到现在,跟我们的心灵有所沟通。

如何才能让浏阳古乐继承下去,如何将浏阳古乐通过祭孔仪式渗透到市民的“血液”里,余海波认为,恢复文庙祭孔是传承和发展的前提,将文庙祭孔作为文化产业打造,使其成为常态,成为浏阳的另一张名片,它将深入市民的心中。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在祭孔环节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如在祭孔环节增加开笔礼、成人礼,开笔礼让孩子从入学的那一刻起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优秀的品德,成人礼让孩子感知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此外,还可通过对祭孔仪式和古乐的改编,创作出一批文艺节目,将其搬上舞台,由此影响观众、影响社会,带动浏阳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浏阳日报记者肖雪袁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