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娄底市总重2千克早产龙凤胎出院
红网娄底站
 
04-15 09:49

9E1C5013

(大毛易伟祺(左)小毛易思萱(右)睁着好奇的双眼打量着世界)

抱着历经生死难关的孩子,夫妻两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抱着历经生死难关的孩子,夫妻两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前来迎接早产龙凤胎出院的残疾人志愿者争相与两个小家伙打招呼

(前来迎接早产龙凤胎出院的残疾人志愿者争相与两个小家伙打招呼)

红网娄底站4月14日讯 (记者 吴名为 刘建安 通讯员 李剑 刘嘉) “有5个多月没看到我的孩子了,我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们。”4月14日,是易佳和朱小丽这对残疾夫妇接龙凤胎儿女出院的日子。在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外,龙凤胎宝宝被抱出来那一刻,看着离别5个多月的儿女,年轻的妈妈已经泪流满面。

这5个多月来,易佳夫妇每天做梦都在想着孩子,惦记着他们。而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务工作人员为挽救这对残疾夫妇的早产袖珍双胞胎,费了多少精力,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早产龙凤胎出生时总重2千克

“由于母亲身有残疾,在怀孕期间只能长期卧病在床,刚出生时,他们才巴掌大,各器官发育均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而且并发了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抢救的难度相当大,病死率高。”医院党支部书记、新生儿科首席专家贺军民诉记者,抢救这样一对极低体重试管婴儿早产儿必须闯过呼吸、感染、喂养、黄疸、贫血等多种难关。这不仅要求医生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对护士们的护理、监测等工作的要求也十分高。

易佳夫妇家庭环境特殊,条件极其艰苦,常年住在潮湿的地下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医院决定,先不考虑费用,救人要紧,多次组织专家会诊抢救龙凤胎宝宝,并给予康复治疗。

娄底残疾夫妇早产袖珍双胞胎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只要有困难就得帮!”易佳的邻居陈乐奇摇着一辆旧轮椅车招呼着从新化、涟源赶来的爱心残疾人士,他们来这里只为献出一份爱心……

一位从岳阳赶来的年轻爸爸带着6岁儿子来到娄底,他带来了孕产妇牛奶、婴孩奶粉、婴孩尿不湿、衣物等物品,还捐款1000元现金;长沙一企业家看到报道后连夜汇款2万元委托娄底新闻网转交;省残运冠军曾勇特意来到易佳夫妇家里,安慰朱小丽:“我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一定要坚强。”……

娄底团市委、市残联也纷纷开展募捐活动。去年11月16日,娄底市100多位残疾人齐聚娄星广场,排队为袖珍双胞胎捐款。一些市民跑到医院,看望两位袖珍婴儿并捐款。 “不少人捐了款,还不愿留姓名。”

龙凤胎均平安出院

“除了是早产儿、体重极低外,这对双胞胎生后出现了很多并发症,特别是‘二毛’易思萱,肺部几乎没有发育。”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易赛君介绍,两个宝宝从生下来就需高频呼吸机、两次固尔苏抢救,并且凝血功能极差,穿刺的部位出血不止,生后第3天又并发了大量气胸,多次生命危在旦夕,巴掌大的身子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道,比如胸腔闭式引流管、气管导管、呼吸机管、胃管、静脉留置管、PICC置管等,家属甚至一度想到过放弃抢救,是这么多爱心人士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宝宝后期还面临了严重的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经过医生和护士的悉心照料,直到生后2个半月,才终于成功撤离呼吸机。宝宝病情稳定后,医院又考虑到家庭的特殊性,在家长的恳求下,医院决定继续在新生儿科为双胞胎宝宝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早期康复治疗。

经历与死神坎坷抗争5个多月后,易伟祺与易思萱这对极低体重龙凤双胞胎儿终于康复出院了,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1030克(2斤3两)、1000克(2斤)增长至3800克(7斤3两)、5850克(11斤3两)。

“今天我要带大毛小毛回家了,我不能再哭了,我会努力生活,抚养好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我会永远铭记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过我们。”朱小丽深情地看着襁褓中的女儿,她告诉记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做个对社会有用、有爱心的人。易佳则抱着儿子坐在一边,不断调整手臂的位置,生怕躺在怀里的宝宝不舒服。

临出院时,易佳夫妇给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送上了一副满怀感激的锦旗——“精心护理,医德高尚”。这让为宝宝们辛苦操劳了半年的医护人员们感到十分欣慰。在这历经艰险的五个多月里,他们用温暖的关怀呵护着龙凤胎兄妹的生命,用高超的医术撑起了两个生命的蓝天。由于龙凤双胞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孩子住院期间的治疗及后续康复费用将近30万元,考虑到袖珍龙凤胎家庭异常贫困,无法付清这笔费用,娄星区人民医院院长易军波召开专题班子成员会议,班子统一意见决定为其减免大部分医疗费用。

“看着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我们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一直在娄星区人民医院大楼外等候孩子出院的陈乐奇告诉记者,他是易佳的邻居,听说孩子今天出院,他和10多名残疾人一大早就赶过来。“孩子平平安安回来离不开医院的精心照顾和广大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希望易佳一家能把孩子抚养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