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新邵站4月10日讯 (通讯员 隆清泉 黄富强) 4月10日,久违的艳阳又挂在了潭溪镇玄塘村的树梢上。在该村的农家书屋里,30多位村民争相阅览新购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等书籍。书屋管理员黄祥根告诉笔者:“现在是农忙季节,来这看书借书的人还算少的。要是农闲时节,往往中午都关不了门。”
潭溪镇去年全镇37个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书屋”,有了农家书屋,群众不仅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改进生产方式,移风易俗;当地政府和书屋的管理员们还主动延伸书屋“触角”,依托农家书屋举办各种学习、娱乐活动,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培养全民阅读习惯。
集聚人心,发挥书屋效应
该镇椅子村经济条件较好,以往农闲时大家喜欢“喝杯小酒,打场麻将”,如今阅读致富书籍,参与文化活动成了农民的新追求:这个变化,源于村上有了农家书屋。书屋的主人周芙蓉是个热心人,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她每年都组织一次读书比赛,比比谁读得多、谁理解得好,极大地调动了村民读书的积极性。周芙蓉在管理好书屋的基础上,还联合村民捐款购置了乐器和服装,与村民周龙章、周亮生等人成立了村群众文化联谊会,组织村上的文艺爱好者开展鼓乐、秧歌、威风锣鼓等文艺活动。白天从事农业生产,晚上参与节目演练,邻里之间闹矛盾纠纷的也少了,大家有空都急着来农家书屋参加文娱活动。
驮马村村民刘二峁以前是个懒汉,既不好好过日子,也不关心集体的事,自从在农家书屋“淘”到西瓜种植技术的书籍后,边学习边试种,摸索出“麦瓜套种,一季两熟”的路子。尝到甜头的刘二峁也改变了以往的习气,投入到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中来了。
澄泉村的退休教师的石书友是个闲不住的老人,以毛笔手抄领袖著作闻名,是镇里农家书屋的常客。他对农家书屋带来的变化颇为感慨: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家各户只顾着过自己的日子,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少了,村子也冷清了;有了农家书屋,各个村子里又变得热闹了。老人形象地说:“农家书屋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村里男女老少的心。”
搭建平台,延伸书屋触角
潭溪镇大坝村有很多“名人”,周克臣先生一家有作家、书法家、军人、市县领导、基层干部、乡镇医师等等,该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用活农家书屋,经常请他们电话指点,或节假日回家与乡亲们共同品味书屋气息,联络感情,互相促进。该村村干部的学历不高,通过互相学习之后,村干部的文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作计划、总结、综合材料都出自于自己的笔杆,开会讲话能井然有序,条条是道。周喜根还成了当地的“书法家”。
长塘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石站义认为,农家书屋不光传播知识,利用好了还可以弘扬正气,改变村风。基于这一认识,石站义借助农家书屋这一平台,以活动为载体,让群众唱主角。过段时间就搞一次读书评比,农闲就组织一场家庭羽毛球赛。今年,该村的“农民家庭运动会”,要开设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等比赛项目,吸引300多名群众踊跃参与。村里的体育“冠军”在不断涌现,各项纪录被不断刷新。
长塘村三组农民石小坤性格内向,在人堆里不愿说话。以前,各种场合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除了三组,其他组的群众几乎都不认识他。由于酷爱象棋,自从农家书屋开展活动后,石小坤几乎每次都报名参加象棋比赛,而且回回都当冠军,成了村上的“名人”。
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农家书屋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催化剂”。笔者从一些农家书屋管理员那里了解到,目前,农业实用科技书籍约占农家书屋存书的三分之一,这些书籍成了群众的最爱。通过学习,大家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都掌握了不少科技知识。井际村是个玉竹种植大村,药农在农家书屋学习科学种植,不但提高了玉竹产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既富脑袋、也富口袋的愿望。
多措并举,激发书屋活力
为了让农家书屋能够最大限度地惠民、便民,在建设中,潭溪镇整合各种资源,推行了三种模式。一是将书屋与村委会合并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文化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场所;二是将书屋建在农村服务中心,实行文化、卫生、农技、生产生活等“一条龙”综合服务,为农民提供便利;三是将书屋建在有一定藏书规模,能引领农村文化先进方向的农户家中。通过多样化的农家书屋建设,既充分利用了现有设施,也扩大了便民服务的阵地。
在书屋的运营上,潭溪镇着力推广“六个结合”,即农家书屋读书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文明行为养成结合、与农技培训结合、与法律普及结合、与婚育新风结合、与和谐邻里关系结合。镇党委书记孙爱华形象地说:“就是将各种面向农村的工作任务进行‘打包’,策划成一些内容积极向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来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和活动对接、与工作捆绑,农家书屋也成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潭溪镇专门制定了有关部门联村组、联书屋的“扶智”制度,要求文化站结合农村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镇专业文化干部与蹲点干部到农家书屋进行骨干培训;卫生院、农技站、司法所等部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农技、卫生、法律知识“三下乡”活动;镇办公室定期向农家书屋赠送科技资料、致富信息等。
目前,全镇先后有80多名干部巡回为37个农家书屋开展了送文化、送健康、送法律、送欢乐活动,为农家书屋注入新的活力,为农民群众送去“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致富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