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去年中方县8200人脱掉贫困人口的“帽子”
红网中方站
 
04-10 14:54

红网中方站4月10日讯(分站记者 楚雯) 每天到自家葡萄架下转转,是中方县桐木镇宝寨村村民蒲仕良这几年养成的习惯。“看着地里的葡萄,心里觉得有底气、有盼头。”蒲仕良告诉记者,跟当地的很多人一样,种植刺葡萄是他家主要的经济来源。老话说得好,“地里有粮,心里不慌”,到他这儿就是地里有葡萄,心里有底气,脸上有笑容。

村上像他这样的村民还很多,这两年,托福县里办的葡萄节,葡萄好销了,原来的价格是0.8元/斤,现在卖到2-3元/斤还有些供不应求,种葡萄的人都得了甜头。葡萄沟的名声越来越响,来旅游的人多了,村里很多人在附近的农家乐找到了工作,有的就在葡萄沟里卖点儿土产,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红火。用蒲仕良的话来说就是,当初还真没想到能有今天。

过去的宝寨村,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村寨里30多户人家100多号人都是地里刨食,靠着种点水稻和当地的刺葡萄勉强糊口。走进村子,依山而建的木房屋破旧潮湿,人和牲畜挤在一起,气味刺鼻。这里什么也没有,离集镇7、8公里远,仅有的一条“羊肠小道”晴通雨阻,村民要到镇上卖点粮食和农副产品只能靠双肩去挑、双脚去走。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已经好几年没有出过村儿了。富起来,好像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怎么富起来?到宝寨村调研过后,中方县领导心里也压上了这块大石头。宝寨的情况不是个例,中方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截至目前,该县新识别省级贫困村有70个,占全县214个村的33%,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还有34607人,贫困发生率13.5%。不怕今天贫,就怕永远贫;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扶贫不是给钱给物就能解决问题的,要让老百姓靠着外部的“输血”逐渐产生自我“造血”的能力,有一份能安身立命的产业,这是摆在中方县领导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重任在肩,说干就干。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中方县根据全县25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各有不同资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帮困工作计划。该县提出了“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发展”的扶贫攻坚思路,出台了《中方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要求将全县的扶贫工作精确到位、不留死角,做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行对口问责。该县还派出上百名机关党政干部“上山下乡”担当起扶贫开发“尖兵”,他们活跃在乡间村落,出点子、拉项目,为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2年开始,中方县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2012年投入专项资金1210万元,2013年投入专项资金1694万元,2014年第一批资金就达到了1093万元。在大量投入扶贫资金的同时,该县积极筹划产业发展,狠抓农民培训,让扶贫资金放下去、用得上、钱生钱,成为群众实现自我“造血”的基础。光有资金还不够,“造血”还得靠项目。2012年,中方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结合七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全县各贫困村实施了产业发展项目 34个。2014年,该县在第一批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帮扶资金771万元,在贫困村发展种养殖等产业,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在第二批资金中安排产业帮扶资金128万元,主要用于产业配套。中方县贫困村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板块农业格局正逐步形成。

仅2014年,中方县就有8200人脱掉贫困人口的“帽子”。产业发展出成效,地里开出了花朵、长出了果实,也拔出了中方县的“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