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株洲:一个村支书的微信“朋友圈”
株洲日报
 
04-09 10:25

雷打石镇盘石村“朋友圈”里晒出的信息。刘震 摄

株洲日报4月9日报道 在天元区雷打石镇盘石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冬兴的微信“朋友圈”家喻户晓。

“公布低保户申请名单、慈善救济账目……”4月8日,张冬兴又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低保户名单投票公示”的消息,最多一条有89个阅读率,“可以方便再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盘石村由14个生产队组成,500多户人家,多年来村级事务“不透明”、“不公开”,让村民与村干部间猜忌升级,人心涣散,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人心散了,该怎么聚?“公开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去年10月,张冬兴做出了一个“创举”:申请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株洲天元区雷打石镇盘石村,主动将村民代表、党员和外出发展的村民加入自己的朋友圈。

这个微信公众号,成了张冬兴村务公开的重要窗口。

今年开年,盘石村搞村组主干道硬化。

“修路钱从何来?如果上级有拨款,进了私人腰包怎么办?”12条水泥路,共计8公里,让走了几十年泥巴路的村民既期待又担心。

“每公里承包价为44万元,8公里共计352万元,上级划了2公里的指标,剩下的钱由村民共同筹措。”张冬兴在“朋友圈”公开了账目。

“村干部确实是在干实事,我们愿意支持村里的发展。”戴永红、刘义文这些村里走出去的“富人”,捐献了500吨水泥、所有砂石,价值数百万元。村民、驻村企业共捐助了4.5万元。

“人心齐,泰山移。宽敞的水泥路在延伸,幸福在靠近……目前5条水泥路已经通畅,剩下的7条路今年底竣工。”在微信公众号,张冬兴图文并茂,记录村庄变化,村民阅读、留言、点赞。

不久前,村里成立慈善站,共募集66000多元善款,已捐助了6户贫困家庭,共计7000元,每一笔善款的来源、去向都实时公布。

一个有活力的盘石村回来了。

“有一位人大代表,曾经因为寒心,近二十年不参与村里事务。最近,他加入了‘朋友圈’,还匿名给村里捐赠了12000元。”张冬兴告诉记者。

上周,村里开低保户申请投票表决会,23人的候选名单在全村张贴公示。随即,他公示名单、票数、计票员等以及现场投票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放在以前,怎么可能了解得这么及时、这么透彻?”一个村民告诉记者。

有时,“朋友圈”里有碰上麻烦、发泄怨气的村民,张冬兴会耐心解释、开导,让其心顺气平。

一个微信“朋友圈”,“圈”住了人心。这半年多来,盘石村村民关系融洽了,在外创业成功的村民,还会发布招工信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如今,微信群成员达到了100余人,“我将人数上限提升至500人,确保未来每户都有人加入。”张冬兴最后说。(记者 易蓉)

记者手记

“朋友圈”聚拢村民心

曾几何时,网络及手机聊天工具让现代人患上了“失语症”,让面对面都成世上最遥远距离。但在雷打石镇盘石村,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借助“微信朋友圈”,村民之间的话多了,距离拉近了。我们点赞这一创举。

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对知情权的诉求愈发强烈,群众接待日、民情大走访,这些方式都很有成效,但有没有一些更便利、更新颖的渠道和手段?盘石村的“朋友圈”实践,印证了这样一点: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应学会运用微信等网络工具,用其平等、自由、公开的特点,来连接、凝聚群众的心。

“互联网+”时代,“+”的可以是经济产业,其实也可以是政治生态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