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4月9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摆脱贫困》一书摘录了习总书记20多年前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有关“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的论断,书中提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
向贫困宣战,不仅要有物质的投入,更需要催生内在的动力;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花垣十八洞村在实施精准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女大十八变”,用来形容花垣县十八洞村,真不为过。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不到1年半,这个作为“精准扶贫”战略试点的小山村,已彻底变了模样。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各项产业逐步发展。有着苗家浪漫情怀的十八洞人,为家乡变化作出“五个来了”的形象总结: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回来了,外面的客人来了。
与“五个来了”一起,也迎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对十八洞“精准扶贫”模式的探究与解读。
“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宣传思想战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为精准扶贫奠定思想基础。”花垣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部长龙仕英如是说。
如今,这个承载着习总书记殷切期望,肩负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战略试点重任的小山村,精神文明建设犹如春风化雨,惠及广大村民群众,成为精准扶贫的不竭动力。
道德催生文明
3月12日,初春明媚的好天气。有媒体来拍摄苗族绝活绝技,有单位来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施六金在阳光下的村庄里忙进忙出,给游客解说带路,帮绝技表演搭台,……一身苗服的他,笑呵呵的圆脸上已浸出汗珠。
村支书龚海华对他评价很高:“是村支两委最得力的帮手。”而大半年前,他还为农网改造的电线杆立在他家田里而跟村干部们闹过。
这转变从何而来?
龚海华笑而不语,抬头望施六金家的门楣。村里每家都挂了块黄色的“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标牌,唯独施六金家没有。
这是十八洞村的一项制度创新,每季度一次,16岁以上村民全参与,以组为单位互相评分,当场统计宣布结果。评分内容包括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六大块,其中首项就是“支持村公益事务”。每户按家庭成员计平均分,90分以上为五星级家庭,80分以上为四星级家庭,以此类推。
电线杆一事的表现被村民看在眼里,施六金评分只有60多分,被挂上了两星级农户的标牌。
标牌挂上不久,就被施六金悄悄摘下了。他也自此改变,不仅积极参与村里各项公益事务,帮着村支两委开展工作,还主动免费为游客当导游,甚至再遇到修路、改电、改水等占田占地的事都无偿支持。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很多根本没办法使用法律法规,但道德却有约束力。你平时做得好不好,村民心中自有杆秤。道德的力量,让发展遇到的很多困难迎刃而解。”县委驻十八洞村工作队队长、宣传部副部长龙秀林道出了这套管理模式的初衷。
去年9月23日,十八洞村首期“道德讲堂”开讲。在家的村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及知情者踊跃上台,讲述了本村火车轮下救人的龙兴刚、拾金不昧的杨秀富等典型人物、典型群体的感人故事,让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道德洗礼。
该村开设“道德讲堂”,旨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村群众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激励着村民凝心聚力抓好村里各项建设。同时,也使“邻里互助、帮贫济困、热心公益事业、见义勇为”等文明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村民群众的心底。
供职于花垣县某公司的该村青年村民龙进,去年多次推掉公司安排他出差的机会,回村参加修路、改水等公益活动。他说,村里的道德模范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作为十八洞村的一员,自己也要为村里的发展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活动凝聚人心
4个自然寨合并的十八洞村,也有不少合并村的通病,村合心不合。村干部配置,上级投入力度,甚至扶贫工作队驻地的所在,都成为各寨间计较和争夺的由头。
团结才能协作发展,如何凝聚人心成为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工作重点。长年在宣传部工作的龙秀林深知文化活动的力量。在十八洞村探索出用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的路子。
去年以来,村里开展了苗年、赶秋等大大小小10多起文化活动。每次活动,打破村寨限界,大家都来参与帮忙。通过一场场活动协作中建立起的联络与感情,各村寨间关系渐渐有了改变。
接待株洲学生的活动,龙秀林感触颇深。
300多名学生来村体验生活,被分到各村寨各组各家。接待的村民们都拿出最大诚意和热情,他们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代表了十八洞村。
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村民与学生一起举办的篝火晚会,气氛融洽得让龙秀林如今回忆起来,仍一脸感动。“那真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觉,每个人,都为这个集体而骄傲。”
曾经合了村却没合心的村民们,在这些为了集体而付出的日子里慢慢靠近。以前鲜少走动的村寨之间,再遇红白喜事,就变成了全村人的大事。
“十八洞”这个共同名字带来的荣誉感,把村民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宣传化解心结
宣传干部出身的龙秀林感叹:“十八洞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历,就是让我跳出宣传来抓宣传。”
宣传工作并不一帆风顺。
规划产业时,考虑到村实际情况,工作队提出综合国家配套扶贫资金,再采取自愿入股方式异地发展猕猴桃产业。
第一天宣传发动会,1组54户村民来了28户。会不到一半,只剩下8户。村民们对异地发展产业的思路极不理解,质疑为什么不能在本村建基地。
工作队组织了反对意见最强烈的村民代表,去道二村实地考察。在成块连片的流转土地前算了一笔账,“我们村几乎没平地,一亩地两个人管都难。这里,机械化操作,两个人可以管100亩……”
回来后,至少一半人转变了观念。
第八届国际猕猴桃研讨会在四川都江堰举行,工作队又组织18个“反对派”代表去参观考察。回来后,18人全部主动入了股并反过来做其他村民的工作。
63岁的龙元满不识字,但提到村里建设,满口表态:“为了国家发展,只要百姓有利,占田占地都支持,交钱交粮都参与。”
精神迸发力量
放弃了打工6000多元月薪,回来只能领到每月694元的工资,施进兰竞选村主任的口号就是:“有钱没钱,大干三年”。
这句话,如今成为十八洞村民的口头禅,并深化提炼出“团结一心、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八洞精神。
从占用点滴田地的计较,到所有村公益事务得村民无偿支持;从村寨间的村合心离,到“建设十八洞”成为共同目标;从“住在了山沟沟,走不出洞窝窝”,到立下“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远景规划……
变化的,不仅是村里的路、水、电,也不仅是发展中的各项产业,最大变化,是十八洞每个村民的思想与心灵。
“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思想要高度统一,基础设施要基本完善,产业发展要初见成效……”67岁的施老计,还保留当村干部爱归纳总结的习惯。
思想统一,被这位曾当了21年村支书的老人放在了首要位置。(记者 彭宁 周泽平 陈昊 特约记者 龙艾青 通讯员 石林荣 吴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