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情洒扶贫路——湖南省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蒋孔吉事迹
红网综合4月8日讯 “工作是有年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年限的。为党工作是幸福的,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我要把这种幸福和快乐延续到我生命的终点。”——题记(摘自蒋孔吉民情日记)
他是已经离岗退养,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却历时十年,连续8年驻在村里,食宿在农民家中,四任建设扶贫工作队长!
他是科学发展指导员,也是老百姓眼里的扶贫功臣,经他帮扶的贫困村、难管村个个变成了先进村、小康村!2010年9月28日,东安县溪源村1473名群众联名签字并盖上手印,请求省、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授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是一个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工作狂”。为了不影响村里的建设扶贫工作,他拜托哥哥照顾年迈病重的父亲,请人照顾身患绝症的妻子,先后料理完父亲、妻子的后事后,又强忍着悲痛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去!
他是一个勤奋敬业,严于律己的老共产党员,从他的个人档案中我们发现,参加工作以来有数十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中从1997年以来,他11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6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8次立三等功!
他就是永州市粮食局驻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干部队伍的“老黄牛”、人民群众的好公仆蒋孔吉同志!
“去农村扶贫,是我无悔的选择”
1950年11月,蒋孔吉出生在长沙市宁乡县一户农家。1969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也是农村干部,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受父亲教诲很深的他,从小就对农村、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
1979年11月,他从部队连级干部转业后,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1997年和1998年,时任市粮食局粮油监测站站长的他,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第一个报名要求到局里的联系点双牌县塘底乡黄泥山村搞建设扶贫工作。两年的工作经历,蒋孔吉既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
“听党的话,对得起党,好好工作。”父亲的这句话伴随着蒋孔吉走过了近60年,也成为他努力工作最原始的动力。
其实,蒋孔吉的人生本来可以有另一种写法。
2002年机构改革,他从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岗位上离岗退养。近12年正科级干部,4次获得国家商业部和省市科研成果奖。按常理,他完全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或到外地闯一番自己的事业,就此留下人生的精彩。
然而,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是一个不想贪图安逸生活的人。他在想,自己52岁,正值年富力强,虽然离岗退养了,在机关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在农村可以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特别是6年前在双牌塘底乡黄泥山村工作时的经历和感受,像放电影一样,一直在他的脑海里一幕一幕出现。山区老百姓渴望致富的眼神,老父亲对自己的叮咛教诲,常常令他彻夜难眠。
心细的妻子得知他的想法后,曾三番五次劝他说:“老蒋,你自己身体不好,现在离岗退养了,就该待在家里好好休息,别再胡思乱想,折腾自己了。”远在深圳工作的女儿也为此专程赶回家里接爸爸妈妈到深圳安度晚年。长年做锰矿生意的战友谭兴伟也多次拉蒋孔吉合伙开锰矿,并承诺一年赚十万、二十万没问题。然而老蒋不为所动,丝毫没有犹豫,反过来劝说妻子、女儿和战友:“你们的心情和心愿我都理解。我现在是离岗退养,但没有退休,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在有生之年为党多做点工作,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老蒋的执着,使妻子、女儿和战友无话可说,只有牵挂、祝福和支持。2004年初,全市第三轮建设扶贫工作拉开序幕,老蒋主动向局领导请缨,让他到道县农村参加建设扶贫工作。
初春的3月,他打着背包,告别多病的妻子,搭上了去道县祥林铺镇大井村的汽车,这一去,从此开始了他三县四村连续8年的漫漫扶贫之路。
“不改变驻点村的面貌,我心里不安”
从踏上扶贫之路那天起,蒋孔吉就以驻点村为家,用自己的忠诚、敬业、才智和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建设扶贫的壮丽凯歌。
蒋孔吉先后驻点的道县大井村、彭家村及东安县溪源村都是省、市“贫困村”、“难管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思想闭塞,村情社情复杂,以前县里也多次派工作组驻村,可大都闹的不欢而散。对蒋孔吉的到来,村民们大多抱怀疑和戒备心理。尤其是彭家村,民风彪悍,偷盗盛行,过去的驻村工作组,连锅和碗都被砸,对蒋孔吉一行的到来,村民们更是持排斥和反抗心理。当蒋孔吉和队员们第一次进村时,在村口足足等了两个小时都无人搭理,甚至连村干部的住处村民们都不愿意说。
面对如此村情,蒋孔吉深知要开展工作,首先必须融入群众,取得村民的信任,要为老百姓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好事实事。
于是,每到一个村,蒋孔吉总是先用一段时间走东家,串西家,与村民培养最真的感情。在走访中,自己掏钱给困难户带点肉,给家中有病残的人带点水果,给小孩带几颗糖,用感情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感情亲近了,群众信任了,开展工作就顺利了。
在驻点村,他先调整村支“两委”班子,班子顺了,凝聚力强了,接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兴村的理念,在大井村明确了“念山字经,打资源牌,唱特产歌,走种养路”的发展思路,在彭家村制定了“改造四面荒山,拓展四种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溪源村绘制了“山上种千亩油茶、山下种千亩大棚蔬菜、村民养万头生猪”的发展蓝图,产业兴起了,村民富裕了,他又带着村民们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修公路、修水渠、砌河坝……,硬是让一个个落后村、贫困村变了面貌,换了新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历时十年、连续八年的扶贫路上,蒋孔吉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艰辛?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经济林,一颗颗挂满果实的脐橙树,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一栋栋气派整齐的小洋楼……,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大井村,为发展脐橙产业,蒋孔吉从自己并不充足的养老金中垫出2万元,组织30多位村民到全国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广西红岩村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在引进脐橙产业后的两年间,蒋孔吉自己虽然没有承包一分地脐橙,但全村所有脐橙园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测间距、挖树坑、接水管、联系小额贷款和技术指导…,他忙得不亦乐呼。在开发脐橙的同时,蒋孔吉还从市里请来技术人员开展养猪和种烤烟培训。两年时间内,全村种烤烟500亩,由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烤烟的品质也提高了两个档次,收入比上一年提高了30%。两年间,共培育养猪大户22户,全村牲猪年出栏量由驻村前的800头发展到2007年的1万头,2010年达2万头,仅此一项,人平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在彭家村,为解决全村饮水难问题,他冒着炎炎烈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爬遍了村庄周围的大小10多个山头。在找水源的过程中,有一次下山时,他脚下一滑从半山腰跌了下去,滚了30多米,幸好被一棵树卡到。“功夫不负苦心人”,蒋孔吉会同水利专家,最终在距村几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水源。紧接着,他又想方设法到省、市争取了30万元扶贫资金。不到两个月,村民终于喝上了祖祖辈辈想喝却喝不上的自来水。水的问题解决后,村民接纳了蒋孔吉,进村时一直推不开的产业开发规划实施了,1200亩荒地种上了脐橙,1500亩荒山种上了桉树。到2010年,蒋孔吉到该村回访时,全村烤烟年收入达250万元以上,脐橙年收入达600万元以上。
在溪源村,因该村长期以来有席、易、魏三大姓,各姓势均力敌,家族间积怨已久。以往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是从三大姓氏中各派出一个代表组成,因此村干部都是各代表各方的利益,每次村里开会都是闹得不欢而散。蒋孔吉驻村后,为打破宗族、家族势力对“两委”班子的影响,他挨家挨户地调查走访、听取意见,多次登门拜访本村在市、县工作的几位有威望的领导干部,并邀请他们回村做各自家族的思想工作。最终,经过蒋孔吉同志多次协调,在2008年9月举行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经过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把威信最高的女党员段稻香推上了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从此,溪源村结束了村支“两委”多年软弱涣散,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人心齐了,村民们思富的愿望强了,干劲也就更足了,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村里新修15条水泥村道,“组组通”公路的梦想实现了,被洪水冲垮的河堤修复了,年久失修的水库整修了,50年前架设的农村电网改造了…,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71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为了彻底改变驻点村的面貌,十年来,蒋孔吉不知爬遍了多少山头,走过了多少田根,淌过了多少河水,在昏暗的灯光下熬过了多少深夜。他在自己的民情日记里曾这样倾吐心声:“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用我一个人的苦换来全村人的甜,苦一千次,累一万遍也值得。”
是啊,用一个人的苦换来大家的甜,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就是蒋孔吉,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奉献情怀!正是因为这样一位扶贫路上“老黄牛”九年如一日的坚守,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了驻点村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的大井村机耕道和灌溉渠纵横交错,水泥公路四通八达;现在的彭家村,千亩经济林郁郁葱葱,千亩烤烟丰收在望,千亩脐橙硕果满枝;现在的溪源村,三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20年的变化,成为东安县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康村”。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据市建设扶贫办统计,在十年的扶贫期间,蒋孔吉同志先后走访村民8000多人次,为农民办实事百余件,培育种养大户200多个,到省、市、县有关部门上千次,争取项目资金、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农民修公路20多公里,修渠道3万多米,修复水库、水塘100多处,新增旱涝保收水田4000多亩,新增水田面积100多亩,新开垦荒山种植水果5000多亩,使100多户特困户脱贫,使5000多农民每年增收1300元以上。他创造了永州市扶贫史上的四个“扶贫之最”:驻村扶贫时间最长、争取项目资金最多、资金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群众的受益面最广。
“为老百姓办事,付出再多也值”
蒋孔吉的女儿蒋莉在QQ空间里的《一腔赤子之心的可爱老头》一文中写到:“父亲一生敬重毛泽东,绝不允许子侄辈有半句不敬的词语;一生学习雷锋,常常以助人为乐。”
蒋孔吉也常说:“为老百姓办事,付出再多也值”。驻村扶贫期间,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给贫困山乡建起了一个个美好的家园,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却充满了这位七尺男儿不尽的辛酸。
由于驻点村都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筹集扶贫项目资金成为建设扶贫的最大难题。他曾经写了32份报告,到市县25个部门汇报100余次。蒋孔吉是个率直的人,为自己的私事很少开口求人,但为村里争取资金,他一次次拉下面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有一次,蒋孔吉坐着便车到市里跑资金,快到永州市区时车辆不慎坠入水塘里,他额头上豁开了一个大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昏了过去……
大爱无垠,真诚无限。在三县四村扶贫工作中,蒋孔吉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和无情,但对五保户、困难户、特困大学生,他却时时伸出援助之手,奉献自己无私的大爱。大井村3名特困大学生入学,他毫不吝啬地支助3000元。溪源村6组村民唐珍玲的老伴生病住院,蒋孔吉到医院看望,二话没说拿了1000元钱帮助治病。溪源村8组村民易和仁在装修房子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右腿骨折,他第一时间上门慰问,送上1000元钱。
“有一种爱叫大爱,有一种情叫真情。”十年来,蒋孔吉对扶贫事业始终是那么执着,那么专注,但是对于他的小家,却始终有一种沉重的愧疚感。
2004年11月,90多岁的老父亲重病在身,为了不影响工作,蒋孔吉只回去探望过一次,照顾年迈老父的任务只有交给哥哥。当他接到电话再次赶回来老家时,他的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老人弥留之际还在呼唤他的名字。当谈到此事,他情不自禁流下热泪。
2005年,爱人肺心病复发,病情日益严重,后转院湘雅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知夫莫若妻。在长沙的日子,妻子看他忧心村里工作,几番劝他回村。思虑良久,万般不舍之下蒋孔吉还是请亲戚照料妻子,只有到星期五晚上才坐车去长沙,星期天晚上又匆忙返回驻点村,从未耽误工作,连续五个多月的周末都是这样往返长沙和驻点村。即便如此,他也从不曾想过退缩,更没要求组织上换人,而是把大井村的建设扶贫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当医院发出了妻子病危的通知后,他再次匆忙赶去长沙。病床边,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泣不成声:“对不起、对不起…”。妻子深情地望着他说:“孔吉啊,我不怪你…这一辈子我跟你,我不后悔……。”
村里派来的人看见这一幕,泣不成声。回村里谈到此情此景,闻者无不感动、无不掉泪。
2009年春节,蒋孔吉本答应女儿到深圳一起过年,可腊月二十八了,他还在村里走访五保户和困难户,后经女儿多次电话催促,才匆忙赶到深圳。看到日渐消瘦的父亲,女儿很心疼,执意要留父亲在深圳,可他放不下村里的事,正月初三,又偷偷收起行李,给女儿留下一张便条,就往回赶。正月初五,冒着风雪,蒋孔吉又回到了驻点村。
是的,谁给人民群众办实事,谁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人民群众就会把他看得很重,看得很高。
2010年9月28日下午,东安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农村干部,他自称席光友,是东安县芦洪市镇溪源村的村主任,受全体村民委托,前来推荐“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人选——驻该村建设扶贫队队长、科学发展指导员蒋孔吉。接过他递交的推荐信,工作人员的手颤抖了,一千多个村民签上名,还盖满密密麻麻的红手印,纯朴的村民以盖手印这样一种古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真情与热切的期盼。
“清风细水催麦浪,夕阳遍地映山乡”。蒋孔吉在九年建设扶贫道路上,忠诚地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正是他这种认真执着、无私奉献的扶贫情结,心系群众、情牵百姓的崇高心境,身体力行、奋发有为的奉献精神,使得干部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这里得到体现,鱼水之情在这里得到升华,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在这里得到发扬,扶贫干部的人生意义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