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荒山变良田 东安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永州日报
 
04-08 11:30

在东安县端桥铺镇黄塘村,村民们正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牧草。唐斌 刘思宁 摄

永州日报4月8日报道  “哞…哞…”走近东安县端桥铺镇黄塘村,远远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在一处山脚的田边,记者遇到了正在放牛的村民潘明志。算上前几天刚出生的小牛犊,潘明志的牛群数已经达到33头,成为了村里养牛大户。但是在村民眼中,潘明志却一直是养猪专业户。

从养猪到养牛,潘明志有自己一本账:养猪疫病多、饲料成本高、价格波动大,小规模养殖户很难赚到钱;养牛疫病少、饲养成本低、牛肉价格稳定,一头牛每年至少增值4000元。

“牧草是规模养牛的根本,夏天大部分地方都种有农作物,没有地方放牧,冬季放牛的地方是多了,但地上却没有什么草,这样少量养个三五头问题不大,一旦规模养牛,就必须要购买牧草饲料,综合效益就大打折扣。”潘明志对记者说。为了养好这33头牛,他们家可是下了大本钱,栏舍修建加上购买种牛,光是现金投入就花了二十多万,在外打工的儿子也被叫回家了,主要工作就是种植牧草,解决规模养牛的最大难题。

在潘明志放牛不远处的山坡上,几台挖掘机、泥头车正在配合作业,将山坡变成平地。在刚整好的土地上,村民们迅速跟进,抢抓季节种植桂牧一号、皇竹草等优质牧草。“别看现在是一片黄土,过一个月再来,这里就会是一片翠绿的牧草,可以供几十头牛吃。”正在种草的村民罗九二向记者介绍。

罗九二说,种草的山地是村集体的,以前种植的油茶品种老化,加上无人管理、杂草杂树丛生,基本没有什么产量;去年瑞峰公司流转承包了这些山地,开发整理后免费发放给合作的养牛户种植牧草。“开发出来的荒山虽然贫瘠,但有牛粪还田,要不了几年,荒山就会成为良田。”

在不远的麻溪村,记者见到了改变荒山面貌的主要推动者——瑞峰农历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桂春。她正忙着向前来了解情况的村民讲解合作细节。“每头牛由公司提供5000元的贴息担保贷款,定期免费开展养殖讲座和上门指导服务,养大的肉牛提供保底价收购,并且免费发放土地给加盟养殖户种植牧草。”陈桂春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打消村民们对肉牛养殖的顾虑。

陈桂春认为,不管是荒地还是好田,都可以出产无数宝藏,但普通的农民却只能看着荒山而无能为力。通过推广“公司+专业基地+合作社+农户+银行支持+保险”的养殖模式,村民们养殖风险降低了,收益增加了;一片片荒山在开发整理后经过几年的牛粪还田和牧草种植,将会变成肥沃的良田,生态效益更加凸显。“这样一来,养殖规模不断壮大,我们公司就能在架子牛育肥和屠宰销售两个环节享受到丰厚的利润。”陈桂春向记者介绍起她发掘荒山宝藏的方法。

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大力推广养殖,目前东安县已在端桥铺镇、芦洪市镇等地流转5000余亩荒山种植牧草,发展合作养牛农户800余户,年出栏肉牛3000多头。随着合作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销售项目的加快建设,一个规划建设10万亩高标准草场,辐射万余农户,年出栏肉牛10万头的现代化产销一条龙式畜牧龙头企业即将成型。

整合资源促发展

曾经,因为开发荒山形成田地太过贫瘠而无人耕种,这项承载着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国土开发项目不易被接受。如今,在东安的这一片项目区,因为有了成熟的发展思路,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同和响应。

东安现象说明,改革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整合各方面资源,结合各项改革举措,全力服务特色龙头产业发展,农业农村改革之路才会走得更加轻松稳健,农业有发展、农村有改变、农民更富裕的目标也会更加容易实现。(唐斌 刘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