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长沙抗战纪念陵园清明安葬首批4位抗战老兵
长沙晚报
 
04-06 08:40

一盆盆菊花寄托着人们对抗战老兵的无尽思念。

礼仪人员护送老兵们的骨灰至陵园。 图/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长沙晚报4月6日讯 清明时节,人们没有忘记曾经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老兵们。昨日,一场特殊的安葬仪式在唐人万寿园举行,“长沙抗战老兵身后安抚计划”项目启动以来的首批4位抗战老兵安葬在长沙抗战纪念陵园中。数百名市民胸前戴着抗战胜利花,向老兵们作最后告别。

胜利花绽放抗战纪念陵园

昨日上午9时30分,江润德、易延绶、莫翊玲、钟世炎4位抗战老兵的安葬仪式在唐人万寿园祭祀大厅举行。前来祭奠的人们站满了大厅,他们胸佩抗战胜利花,手捧菊花,表达对老兵的不舍与敬意。“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今天我们戴着抗战胜利花,对老兵们进行缅怀,不忘他们所作的贡献。”在现场的市民陈梦真对记者说。

安葬仪式上,民革长沙市委、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致悼词,追忆了4位老兵的人生历程。现场还播放了由民革长沙市委收集的多名抗战老兵影像资料。目前长沙地区仅存100余名抗战老兵,且大多年过九旬。

在纷飞的小雨中,来自长沙民政学院殡仪专业的礼仪人员,手捧鲜花,护送老兵们的骨灰至陵园。很多前来扫墓的市民,得知这是抗战老兵的安葬仪式,也自发加入到送别老兵的队伍中。随后,老兵们的家属与工作人员将4位抗战老兵的骨灰安葬在唐人万寿园内的长沙抗战纪念陵园中。

本可成为外交官,而他毅然投笔从戎

在祭祀大厅内,摆放着4位老兵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老兵易延绶,1921年出生于怀化,1940年,他以湖南第一名的成绩被原国民革命军军政大学外交系录取。他在大学表现极为出色,精通英语、德语、俄语、法语、日语。1944年,他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当年中国第一支由美国训练的伞兵部队——伞兵突击总队,这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尖兵,与美国飞虎队协同作战。1945年6月,他和伞兵部队在衡阳向敌发起攻击,经过两个小时激烈战斗,切断了日军车队的后路。第二天,伞兵部队又在广东开平空降着陆,突袭日寇重要据点南江口阵地,全歼日军1个排,伪军1个连,切断了日军的交通。1945年7月,伞兵部队对日军实施了突袭,切断了湘西会战日本的后勤补给。1945年8月,易延绶随同伞兵部队在芷江接受日军的投降。

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告诉记者,4年前,当他们去探访易老时,老人已疾病缠身,十分虚弱。但当志愿者拿出当年伞兵突击总队的照片给他看时,老人顿时激动起来,眼睛发光,哼起了当年的伞兵之歌,唱完后,老人与志愿者们都泪流满面。2015年2月26日,老人在长沙逝世。

“安抚计划”开国内先河

去年12月,长沙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沙抗战老兵身后关怀计划”,民革长沙市委与唐人万寿园联手建设“长沙抗战老兵陵园”,为纳入“长沙市幸存老兵关怀计划”的长沙地区抗战老兵提供免费安葬。此次举行安葬仪式的4位老兵是陵园首批安葬的抗战老兵,如今仅存的100余名抗战老兵百年后也将陆续安葬在此。

唐人万寿园负责人罗丽芬告诉记者,长沙抗战纪念陵园由长沙抗战胜利纪念碑、长沙胜利纪念广场和陵园三部分组成,目前已初步建设完成。“长沙抗战胜利纪念碑”以红黑色为主色彩,碑体高度4.5米,纪念碑从上至下标示了在湖南大学进行的中国第四受降区受降仪式的时间——1945年9月15日。抗战老兵名字将刻在“抗战纪念广场名录墙”上,让后人永远铭记。(记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