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古郡零陵:山寺晚钟东山的故事
红网零陵站
 
03-30 14:26

红网零陵站3月30日讯  古郡零陵的城池于公元前124年修建,至今已有2138年,其建城历史在湖南仅次于长沙。古城周边环以群山,延以林麓,地当楚粤门户,自古号称“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的一座巍峨城池,气势非凡。零陵城自汉唐以来虽经累经修筑和几次大的增扩。此后直到清末,零陵均郡(府)县同城,且城址始终没有改变与迁移。

古城墙西边是河街,而河街外便是那清粼粼的潇水。然南、东、北面的城墙确修建在一条蜿蜒的山脉之上。那山,就是东山。东山亦称高山,它从古城南门经东再向北逶迤连绵数华里,过最高峰鹞子岭再往西,直至北城门。《永州府志》是这样描绘东山的:“府城地形高下起伏,冈阜缪绕,郁然耸城之中者,高山为最。联亘于城东隅,故名东山。”东山,虽不能与西山齐名,这里却风景优美,历史遗踪遍布,人文底蕴厚重。

据地方史志记载,东山上旧时可谓众庙林立,各领风骚。有文庙、武庙、华严岩、黄溪庙、府学宫、唐公庙、火神庙、濂溪祠、财神庙、城隍庙、护国祠、绿天庵、群玉书院、三亭学舍、天主教堂、高山寺等。其中高山寺掩映于香樟古槐绿荫中,与武庙并峙于东山之巅,二者相距咫尺。这是一座经历岁月漫长的佛教寺院,其名屡次更改,柳宗元寓居时称“法华寺”,范纯仁寓居时叫“万寿寺”,范公以后又改作“报恩寺”,直到明洪武初始有“高山寺”之名。高山寺曾经是湘南佛教中心,僧侣众时多达2000余人,居然也各有职守,敬佛念经。每当夜幕四合,击鼓鸣钟,声闻全城。旧时有“山寺晚钟”之称,为永州八景之一。如今高山寺主殿业经修葺,佛像重光,香火复燃。烛光如豆,青烟绕梁,一派祥和景象。

毗邻高山寺的零陵武庙是专门祭祀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关羽的建筑。据历史记载,永州建祠祭祀关羽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时称“蜀汉前将军壮缪侯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修,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存武庙为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系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式,红墙青瓦,四角高翘,居高临下,甚为宏伟。武庙占地700多平方米,殿前走廊宽3米,有柱6根,直径尺余,其中有青石柱四根,浮雕盘龙,缠绕其间,龙头硕大,张嘴含珠,雕琢精细,栩栩如生,堪称为全国之最。殿前悬挂一大横匾,正书“与天地参”四个大字,系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零陵总兵才勇巴图鲁长明敬献。殿前有石雕雄狮两尊。武庙建筑,造型宏伟,富有民族艺术风格。

离开武庙,便到了绿天庵遗址。这绿天庵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书法“草圣”怀素自幼出家的地方。他在参禅之余,酷爱书法,为节资练字,种芭蕉数万株与庵前院后,以致绿天庵蕉叶飒飒,绿波浮动,染绿天空。怀素取叶为纸,勤奋练字,一次挥洒数千张。待到洗墨为池,秃笔成冢之日,终于成了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绿天庵清咸丰壬子年(1852)毁于兵,同治壬戌年(1862)郡守阳翰主持重建。原有正殿、后殿各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醉僧楼,有怀素像。庵后一处刻有“砚泉”二字,是怀素磨墨取水的地方。右角有“笔冢”,怀素写秃了的笔都埋于此。庵正北七十余步有墨池,是怀素洗砚处。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历史陈迹,皆已不见。如今仅有一块《千字文》碑,存永州城内高山寺后面。

零陵文庙,始建于北宋,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又称“圣庙”,老百姓俗称“孔子庙”。是旧时县、府举行“岁试”,选拔优秀人才的圣地。现存完好的大成殿、高台层叠、重檐飞翼、金碧辉煌、气度非凡。其中精美的汉白玉五龙丹墀、汉白玉龙柱、神台、花板和石狮石象等堪称国宝。

远眺东山,山势透迤,嵯峨耸立,仿佛高入云表。漫步山间,但见古木参天,松柏掩映,樟香四溢。零陵山清水秀,东山焕发生机。在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生态休闲旅游突破的进程中,东山承载着零陵人民太多的希望。零陵人正着力把东山打造成一方福地、一片净土、一个乐园,使之成为南岳与桂林之间的一块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融佛、道、儒、外来宗教、历史、民俗多种文化为一炉的零陵最佳、最美、最雅的旅游休闲区。风景秀美之东山,将更加彰显其历史文化之山的千古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