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夏布。(资料照片)
3月18日,细雨如酥。
浏阳高坪镇,红褐色的泥土中,一种不起眼的植物在还未完全褪去的寒意中悄然萌芽,当地人知道,这是刚落土两个月的苎麻。
在镇上的另一头的太坪村,那些成熟的苎麻正被村民谭智祥用纯手工的方式做成一匹匹色泽沉着典雅、质地朴素纯粹的夏布。
百年前的机杼还在,30年前的红火没了
谭智祥是浏阳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夏布传承人。
14岁开始向父亲学习织布,几十年来的辛勤积累让他对夏布的全套工艺流程都了然于心。
“打麻、绩麻、浆纱、织布、漂染……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织夏布就是驯服苎麻的过程,需要先用手工把它揉搓成线,再织成布。这种布纤维细长,质轻透气,成为夏季服饰和蚊帐的理想布料。
浏阳夏布则因为浏阳河水质呈碱性,经过其漂洗,能在岁月中越洗越白,在清光绪年间,开始远渡海外,销往日本、朝鲜以及南洋等地。巅峰时期的浏阳夏布,曾有着一年“出口达485万担,价值近百万”的盛况。
“日本人非常讲究,他们懂得最好的夏布就在浏阳,他们将夏布用来做衣服、门帘、茶席,甚至装饰屋顶。”这些订单每年给谭智祥带来400多匹胚布的销量。
相比起谭智祥的纯手工,在另一位村民梁长进的家中,夫妇俩正操作着一台纺机,随着梭子来回穿梭,夏布正一点一点流出……
对于这台手脚并用的木质纺机,快60岁的梁长进说,至少已有百年历史,是爷爷辈留下来的。
在高坪镇,几乎人人都能说上一段夏布的家族渊源。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浏阳夏布最为繁盛的时期,当时这里80%的村民织夏布,每年生产各类夏布10万匹,年产值超过2500万元,大部分出口到日、韩等国。
然而,坚守至今的夏布制造者只剩下寥寥的十来户。
谭智祥算了笔账,一匹25米长,60厘米宽的胚布需要用6斤苎麻纱。而打麻、绩麻十分繁琐。哪怕是熟练的捻纱妇人,也需要两个月才能捻成一匹夏布所需的纱线。
最后经过纯手工纺织出这种品质最优夏布,市场能给出的价格仅1000元/匹,其中单人力成本就占了800元。
“没钱挣,村里的人要不去做花炮,要不出去打工。留下来织布的大多是老年人。”谭智祥说。
能做出最好的夏布,却不知道做什么用:期待走出低附加值的出口之路
过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出口令谭智祥困惑不已,一旦海外的订单终止,那他的夏布生意将坠入冰潭。
他有些自嘲地说:“我毕竟只会做布,但是我做出了这么好的东西,却不知道他们能做什么用?”
眼看着村里从事夏布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少,高坪镇政府决定牵头组织起村里几家夏布纺织户,成立夏布生产工艺传承保护协会,并建立浏阳夏布文化展示中心。
梁长进是这个协会的副会长,他的作坊每年生产近2000匹夏布,是全村产量最高的一户。眼下这个展览室兼办公楼原本是他的住宅。听说政府在谋划要成立一个夏布展示中心,他便把这房子腾了出来,充作公用。
展厅里面摆放着各类夏布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大部分由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提供。
心之夏的起源,来自一个土生土长的浏阳人对夏布的眷恋。它的创始人杨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走访了高坪村。见到浏阳夏布的衰竭之势后,决定为夏布的推广出谋划策。如今,心之夏推出了包具、茶艺家饰等夏布深加工产品。
“过去浏阳夏布在本地几乎没有应用,多数是拿来做些蚊帐什么的。夏布要传承就要开发更多有附加值的产品。”在他的规划里,还需要与更多的设计师合作,挖掘夏布更深层次的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夏布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志认为,浏阳夏布一方面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她最珍贵的核心技艺,原态复活“从一棵苎麻到一匹夏布”的“手工诞生记”,让浏阳夏布真正成为“会呼吸的乡愁”;另一方面更需要市场的滋养,让夏布从手艺转化成产品、从产品转化成效益,用好效益促进夏布工艺的再创新与再发展。
目前,浏阳已经着手筹备成立“浏阳夏布传习工坊”、“浏阳夏布创意研发中心”。通过培养传承人、开设体验工坊等形式,促进夏布手艺传承和发扬。
记者手记
传承应与市场共生
湖南日报记者 熊远帆
浏阳夏布的传承需要政府支持,可由市场萎缩而引起的传承困境也终究得由市场来解决。只有在夏布的深加工上进行市场化应用和推广,才能推动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现代经济价值;也只有寻找到了市场,促使产业化发展,才能为传承者增加收入,也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它的保护和传承。
区别于一般的产业化,夏布市场化的前提是尊重其本真性、完整性及手工核心技艺。因此,它不应靠数量、规模取胜,而应该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用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融入文化内涵,从而增加附加值。李曼斯 熊远帆 王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