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碧水绿树家园美——永州创国卫改善人居环境
2015-03-26 10:38:24
  
红网

永州日报3月26日报道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让人习惯了“雾里看花”时,永州一年有360天以上对着蓝天微笑。

当很多地方的饮用水频频出现问题时,永州正在自豪地吟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生活在别处的人们困扰于城市的噪声杀手时,永州在花香月色的浸润下安之若素地过着安祥的日子。

山水有深意,它绵绵不绝的滋养来自于人类持之以恒的呵护。“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幸福城市”……一个个桂冠的背后,是永州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自2011年我市打响创“国卫”攻坚战以来,永州人民拉开了建设更佳人居环境的大幕,四年的努力奋战,一个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新永州已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垃圾污水处理净化城市

在创“国卫”攻坚战中,为了优化我市的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15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2座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完成了下河线污水处理中心、坦塘垃圾处理场、中心城区截污干管体系建设扫尾,建设污水管网99.17公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医源性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新建垃圾收集站、中转站31座,提质改造公厕53座,新建环保公厕32座,添置果皮箱7209个,增购环卫车辆38台,新购打捞船2艘。中心城市现有公厕160座、垃圾收集站、中转站52座,各类环卫车辆176台,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家住宋家洲60多年的宋大爷感慨道,以前村里到处都是旱厕,上厕所时苍蝇、蚊子成群,而厕所里又没有水冲,臭气熏天,尤其是大雨过后,堵塞的粪便经常会溢出来,空气里散发出很浓的臭味。如今创“国卫”,政府新建了很多的环保公厕,公厕里里外外都贴上了洁白的瓷砖,装上了水箱,在地面上还摆放了盆栽,我们上厕所再也不用发愁了。

绿意盎然扮靓城市

穿行在冷零中心城区,映入眼帘的是抽芽吐翠的杨柳、高大或婀娜的行道树、优雅别致的园林小景。一抹抹新绿扬扬洒洒,把整个城区装点得生机勃勃。

每天清晨,家住冷水滩区华源府第小区的李军和老伴都会一起到离家不远的河边散步、锻炼身体,呼吸着河边清新的空气,望着沿岸茂盛的树木和花草。李军的心情格外舒畅:“以前河边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地,垃圾到处飞,恶臭难闻,现在到处都是树木和花草,地面干干净净,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越来越舒适了!”

我市把创“国卫”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结合,全面加强城市森林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7.5亿元,完善配套了潇湘公园、滨江公园等16个公园,兴建了街头小游园18个,街头绿地20处,形成了62处初具规模的公园绿地。连续三年实施“大苗进城计划”,抓好单位和居民小区庭院绿化,创建园林式单位和小区124个。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924公顷,绿地率32.25%,绿化覆盖率36.81%,人均公共绿化面积8.87平方米。

蓝天碧水映亮城市

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市区沿街店铺外摆放的音响震耳欲聋,音乐声、叫卖声刺激着人们的耳膜;大街上,满载货物的卡车尖叫着呼啸而过。市民李军深有感触的说,行走在这样充满噪声的街道上完全是受罪,耳朵和心灵都很受伤。通过对创“国卫”加强了对噪声污染的整治,如今在街道上行走,再也听不到类似的噪音了,市民的心情也是越来越舒畅。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全市先后停产、整治污染企业132家,中心城市烟尘控制区达60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逐年递减,由2011年的52.6分贝降到2013年的50.2分贝,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为100%,近3年来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环境保护工作在全省位居前列。(记者 蔡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