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长沙县农户育秧步入工厂化时代 效率是人工的20倍
2015-03-24 14:44:59
  
红网

眼下长沙县各地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在黄花镇回龙村种粮大户张文武的大棚育秧基地里,农民忙着工厂化集中育秧。图/曾诗怡 

红网长沙县站3月2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种子催芽机、播种流水线、智能温室育苗大棚……走进长沙县的农村,春耕生产正在有序进行,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正值早稻育秧期间,得益于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广,长沙县农户育秧步入了工厂化时代,既省力又节约时间。

走进黄花镇回龙村种粮大户张文武的育秧大棚,十来个红色的大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桶内装满了水稻种子,两根交叉连接的管子向外流着水,一旁的温度计上显示着35℃。“这是种子催芽机,由电脑控制,用它让种子发芽只需20至22个小时,一个大桶一次可催芽500斤种子。”张文武介绍,近年来由于水稻种植实现了从催芽、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虽然他承包的农田面积越来越大,劳动强度却越来越轻松。

在大棚的另一侧,6名工人正在一台机器边紧张地工作。只见操作员将育秧用的塑料托盆放到流水线上,基质底肥、种子、水分、面肥就均匀地撒在盘内,再由工人将制作好的育秧盘搬到架子上。从摆盘到撒底肥、种子、面肥,再到出盘,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分钟。张文武告诉记者,这属于播种流水线,1个小时培育的育秧盘就可插30亩农田。

“采用大棚工厂化育秧好处多多,可以保温保肥保水,节省劳力,提高工效。”张文武介绍,人工育秧的话,一个劳力一天只能完成一亩,而采用工厂化育秧,6个人一天可以完成120亩田育秧任务,平均一个人一天可以完成20亩,“效率是人工的20倍”。

除了种粮大户采用工厂化育秧,散户育秧也从“买种”人工育秧转变为向种粮大户或合作社“买秧”。“从去年开始就不再自己育秧了,所有的秧苗都由合作社提供。”黄花镇回龙村的张树清告诉记者,他种植了18亩农田,去年加入合作社后,包括秧苗在内的所有农资都由合作社提供,“仅秧苗这一块每亩就降低成本近百元”。

张文武表示,这些已经制作好的育秧盘放置在大棚里15至20天后即可培育好,预计4月上旬可进行机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