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建筑方式革新 株洲让建筑施工尘埃落地
2015-03-24 11:24:56
  
红网

株洲日报3月24日报道 冲出“霾伏”,要天蓝、水清,也要气爽。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PM10的主要来源中,建筑灰尘和马路灰尘占比高达30%以上,建筑扬尘的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株洲工地扬尘治理成效如何?又有哪些新举措?3月2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工地尘埃“落地”

所谓PM10,是指空气中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空气质量、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其源头主要是建筑施工扬尘。

“原来的建筑工地都是灰尘漫天、遍地污水,现在清爽整洁多了,施工区域内有厚质密目网、密闭式罐车运输建筑垃圾等防治一应俱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以下“市质安处”)副处长邓一兵表示,去年《株洲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出台,将工地扬尘纳入专项治理,整个城区大小建筑工地近300个,焕然一新。

据介绍,目前工地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裸露土地产生的扬尘、动土施工产生的扬尘以及渣土运输车辆由于覆盖不严、超载等,为此,施工区域在城市道路相连接的出入口进行了硬化处理,并设置了自动化冲洗设施,一辆“灰头土脸”的货车离场前需经过冲洗,在身净之后才可上路;工地内临时堆放回填土,也被用密幕网进行了全覆盖、定时洒水降尘……已成为工地上“标配”。

“2014年,全市所有建设项目现场环境卫生标准达标率达98%以上。”邓一兵表示,武汉、佛山、常德等11个省内外城市还为此专程来株取经。

奖罚并用治扬尘

“但仍存在有施工单位只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效益。”邓一兵举例告诉记者,在全市开展“大检查大整治大督查”活动中,仅去年8月,一线监督工程师巡查工地97项次,签发32分整改通知书,下发不良行为告知2份、上报行政处罚建议7份,约谈4家企业。

除了重典治污,还要奖罚并用。

利用“示范工地(工程)”、“芙蓉奖”、“鲁班奖”等文明施工创先争优活动,调动积极性。据统计,仅去年上半年,全市申报省级标化工地65个,创建省级标化工程73个、同比增长30%,标化创建率稳居全省第二;创建市级标化工地96个、工程86个。其中,中心城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98%,远城区达标率达92%。

为从源头抑制建筑灰尘,株洲还在建筑领域推广预拌砂浆,满足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

据介绍,预拌砂浆就是将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事先在专业化工厂搅拌混合,再用专用车辆运送到工地,喷涂使用。据测算,与现场搅拌砂浆相比,每吨预拌砂浆平均可节约水泥43公斤,石灰34公斤,沙子50公斤。

“预拌砂浆可以大幅减少水泥石灰等建材在运输和现场搅拌时产生的扬尘。”邓一兵表示,目前,全市首条预拌砂浆生产线已经入前期规划。

建筑方式革新

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株洲还在建筑方式上进行革新。

日前,网上热传“一天三层中国新常态”--长沙19天建成57层高楼,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厂内完成,建房像搭积木一样便捷的“住宅产业化”模式,在株洲已有先例。位于云龙示范区的云龙现代服务业总部园项目和兴隆山公租房项目,都已投用。

此外,“被动式节能房”也已落地株洲。被动式节能房,即完全摆脱传统的供暖和制冷设备,通过保温和密封技术,保持与外部环境的相对隔绝,并利用能量交换和通风设备,“自我调节”温度的房子。比如,冬天回收和再利用阳光、地热以及家用电器、甚至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保持室温恒定;夏天则依靠遮阳、通风设施达到降温效果。

目前,株洲市城市公园项目成功入列全国被动式节能房三大示范项目之一。

“从环保角度来讲,这些都是有益的建筑革新,但由于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这种新鲜事物要在社会普及推广,还需一段时间。”邓一兵认为。

【绿评】为“污染地图”点个赞

最近,身边一朋友很兴奋地向我推荐了一款名为“污染地图”的手机APP,打开这个应用,就能看到全国3000多家废气排放企业的排放数据,株洲有6家企业在列。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年代,“污染地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公众的环保知情权,该为它点个赞。但在笔者看来,它更大的意义是在于,这种“按图索骥”的方式,让全民监督找到了渠道,从而倒逼执法效率提高,也堵住了执法部门“不作为”的退路。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公报,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61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城市超过九成,这意味着,不少城市曾经立下的环保“军令状”,成了一纸空文。这其中,不乏这一种缘由:很多企业排污不是难以发现,而是相关部门不愿意去发现,也不积极处理。而“污染地图”,这种几乎零成本、无门槛的公众参与监督方式,就成了潜在的问责机制。

不妨再设想一下,株洲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份属于自己的“污染地图”,并打造成互动平台。地图既公布企业排污信息,还开通举报平台,鼓励公众发现身边的污染源,举报各类偷排、超排、乱排等情况,环保部门则可以公布处置结果,让“污染地图”成为良性循环的监督渠道。

生态文明关乎民生福祉。只要是对环境治理有益的事,为何不借用一下呢?(记者 易蓉 实习生 姚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