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子灯”表演的拍摄现场(张斌 摄)
株洲晚报3月6日报道 春节前夕,醴陵市白兔潭镇田心村的广场上,星子灯第五代传人张辉同28位村民一道,上演了一场古老的技艺表演——星子灯。
这场表演,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记忆乡愁”栏目已于年初三播出,稍早些时候,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组也来到醴陵进行拍摄采访,目前节目正在剪辑之中,不日即可向全球华人重现这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表演。
传说:起源于明末 用以驱除瘟疫
在86岁的老人付培清的讲述中,“星子灯”兴起的传说,起源于明末的某个初秋。
当时,战乱纷飞,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屋漏偏逢连夜雨,瘟疫亦开始流行。田心村里,各种动物尸体随处可见,整个田垄中都弥漫着一股怪怪的味道。
为了抑制瘟疫流行,村里的望族——李氏家族——紧急碰头,进山查访,想找到解决的法子。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老宅子的附近,一只老鼠的尸体也没有,而且散发出一阵悠悠的清香。随后,他们发现,老房子上的泥土,随着长久的沉淀,已经自然氧化生成了火硝(亦称硝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硝酸钾和硝酸钠等硝酸盐类),作为花炮祖师李畋的后代,村民们自然知晓,这两种物质,加上硫黄,就能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于是,几人一起, 将废旧老屋的土墙进行筛选,提纯火硝,再找来硫黄,搓成长条,称之为“捻子”,绑在小木棍上,进入每家每户,再点燃长木条,从堂屋、卧房,一直舞到猪栏、牛栏,每一处都不放过,按照付培清的说法,木条点燃后释放出的烟雾和火星,有辟邪作用。
这之后,村上的瘟疫得到了控制。于是,此后每年的中秋节,这项活动都会如期举行。漫长的岁月里,村民们不断地对“星子灯”的道具和队形进行调整,表演也不局限于中秋节,元宵节也会进行表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民间舞蹈“星子灯”的完整结构。
制作:遵循古法制作,原料取自百年以上的老土墙
即使到了现代,田心村村民依旧遵循“星子灯”古朴的制作方式。
张辉说,“星子灯”的原料制作,讲究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时节必然是夏天,阳光充足、天气炎热成为星子灯原料制作的关键。
制作时,付培清和另一位老人一起,来到百年以上废弃的古宅旁,精心寻找含有一层白色物质的那一块土墙。“这白色物质就是能提炼硝酸盐的土硝。”
寻得土墙后,支一口锅,放水加热,土墙慢慢融化,冷却一个星期后,慢慢就会形成结晶体。再加入一定剂量的杉木炭,经过热炒,达到一定湿度,便形成了村民们俗称的“土硝”。“这种古老的‘硝’的做法,不烫人,也不伤人,只有在挥舞的时候,才能舞起火花。”张辉说。
在老祖宗的秘方里,土硝制作时要用木槌反复敲打,以便杉木炭在其间分布得更为均匀,有助充分燃烧。土硝制成以后,还要加入硫黄,然后,用一方重约60公斤的石磨,由年龄最长的老人以2秒一圈的速度进行推磨,“不能推快了,推快了,颗粒就会粗了,火花就没那么好看了。”
随后,选一张宣纸,将研碎的土硝混合物包扎成长条,每根长条之间,还要放一根长香,以使粉状原料能够撑起,也能让火星不轻易熄灭。等到夜幕降临,年轻小伙子换上统一特制的麻布衣,将做好的材料夹在木棍上,点燃后,便火星四射;跳跃时,星光缕缕,恰似一条火龙舞动。
传承:成立专门保护小组 重振星子灯文化
“当时,我们村上家家户户,都知道怎么制作‘星子灯’,也知道怎么舞,到过节的时候,几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队,还会进行比赛。”付培清这样形容儿时对于“星子灯”的记忆。
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样的“盛况”便戛然而止。张辉说,这可能与“技术断档”有关,“知晓制作方式的老人大多已经去世,年轻人对这东西不感冒……”张辉四处寻访懂得这门制作技艺的老人,并和村民们一道重新组织起“星子灯”的表演队伍,以田心村为中心,向周边的市镇扩散。
“记得2008年,我们在醴陵大兴广场表演,大家看得热闹,可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就是‘星子灯’。”这并不奇怪,“断档”半个多世纪,莫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是张辉这样50出头的中年人也倍感陌生,这也让他意识到,让“星子灯”得以延续,年轻人应该成为关键的传承者。
好消息是,2011年,在张辉和同伴们的一再申报下,醴陵星子灯被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6月,又被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借此良好契机,张辉在田心村成立了“田心星子灯火涛舞龙队”, 致力于“星子灯”的技艺传承与文化保护,目前,已经有成员28人,多以17、18岁的年轻人为主。
“ 我们祖辈吃不饱饭都要玩‘星子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丢了?” 张辉盘算着,先让这些年轻人懂得表演方法,而后再传授制作技艺。在他看来,元宵、中秋火龙飞舞的盛况,不需要等上太久了。(记者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