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苗家“数纱”从失传危机到传承热潮
2015-03-05 11:08:09
  
红网

图:“数纱”——黄金万两

红网泸溪站3月5日讯(通讯员 龙黎)熊先春,女,出生于1957年8月1日,中共党员,24岁出嫁到梁家潭乡芭蕉坪村。1985年至1996年期间一直担任芭蕉坪村妇女主任,1997年任芭蕉坪村计生专干。

熊先春家中有四兄妹,排行老三。从小家庭十分困难,早年哥哥双目失明,而在10岁那年,随着母亲的去世,使这个本就一贫如洗的家雪上加霜。在家中缺少主要劳动力的情况下,生活十分拮据,难以为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中的糟糕境况她一直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维持家计,10岁的她开始主动跟姐姐学习“数纱”、织布等工艺。生活的重担也是在这个时候,压在了她两姐妹稚嫩的肩膀上,她们经常是夜以继日的刺绣。“数纱”绣好后便拿到集市上跟别人交换大米。

熊先春从1985年至1996年在芭蕉坪担任村干部期间,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解,逐渐从“生计数纱”转变到“技艺数纱”的境界。她了解到湘西泸溪县世代相传的苗族“数纱”其实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尤其是数纱中的“头帕”更是苗族地区的一种标志,是以往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服饰。头帕一般长约4米,宽大约40公分。头帕两端各绣上2个或4个图案。长长的头帕缠在脑袋上,一层一层,最终像是帽子,具体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头帕还会缠成高低不同的帽子形状。但两端的“数纱”作品,是要露在额头前的。在苗族偏远山区青年们较为生涩,头帕往往就代表一种语言,在青年男女接触中避免一些“尴尬”。

苗族“数纱”是一种很像十字绣、又不同于十字绣的刺绣,它针法上都是斜线交叉为十字,靠近看其实都像方格马赛克拼图。而且“数纱”是没有预先在布上画图案的,草图都是装在脑子里,或者对照着某一个形状就能做出来。“数纱”右边和左边是对称的,上下也是对称的,苗族“数纱”有着多种多样的造型。而在当今“生苗”(主要是深山里的苗族人)不断融入现代社会时,由于当地习俗不易被外界接受,往往导致本地居民渐渐遗弃那些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纱”就跟很多古老的民族工艺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为了使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熊先春在工作之余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召集在一起,在村里办起了“数纱”传习所,把自己多年来从事的“数纱”工艺倾囊相授。渐渐在梁家潭乡兴起了一股村民们争先学习“数纱”的热潮,走在乡村道路间,随处可见闲来无事围坐在一起刺绣聊天的村民。 每逢苗族“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九”等重大民俗节日时,本地居民都佩戴自己的“作品”参加活动,甚至有一些外地游客见到后也纷纷前来询问,她也毫不吝啬的将自己的作品一一赠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