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双峰乡村退休女教师悉心呵护患病前夫45年
2015-03-03 13:16:52
  
红网

DSC_5392

王文玲正在照顾患病前夫匡守吾

娄底新闻网3月3日讯 羊年元宵节前夕,来到双峰县锁石镇大街村,采访锁石中心学校退休女教师王文玲悉心呵护患病前夫45年的感人事迹。

40多年来,王文玲坚持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前夫匡守吾,为他洗衣送饭、求医问药,无怨无悔。因为她的悉心呵护,当年的年轻小伙匡守吾走过了漫漫舛途,已是古稀老者,病情也大有缓解。熟悉的乡亲和同事都说:“没有善良的王文玲照顾,就算有3个匡守吾也不在了。”

王文玲,用自己朴实的爱心语言,无声诠释了“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美好内涵;展示了一位乡村女教师的传统美德和善良情怀;她的爱心故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王文玲今年67岁,退休前是锁石镇大街小学教师,1971年参加工作。1970年,还是一名农村姑娘的王文玲,经人介绍与大她5岁的乡村教师匡守吾结合了。婚后不久,已成为民办教师的王文玲,发现丈夫的行为举止怪诞悖理,常口口声声说“要去见毛主席”;学校同事和学生也说,匡老师上课有点“乱弹琴”,错态百出。她没想到:丈夫真的精神失常了!

孩子出生后,匡守吾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发展到六亲不认,见东西就砸,见人就打,家里成了暴恐战场。王文玲一不留神,就被匡守吾揪着头发打,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每天放学回到家,她们母子俩便陷入无限恐惧之中。

出于娘儿俩的人身安全,王文玲不得已于1981年与匡守吾离婚,另组家庭。为方便照顾患病前夫,王文玲选择的新家大街村离匡守吾所在的和合村只有3华里;她还向组织要求分到了附近的大街小学任教。

从此,善良的王文玲就操上了3份心:既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又要打理刚组合的家庭,还要抚养读小学的儿子,牵挂疯疯颠颠的前夫。

每天趁着上课的间隙,王文玲习惯一路小跑着赶去3里外的匡守吾那里,帮着公婆照顾匡守吾,拜托邻居留心匡守吾行踪。

她一双肩膀独自承担起将儿子抚养成人的重担,还要尽量照顾好前夫,而民办教师的待遇低微,艰辛可想而知。1985年,原本只有初中学历的王文玲,通过苦读和在职进修,通过了首轮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王文玲回忆起这一年的经历,说“把自己都忙傻了”。

因为长期的饮食习惯,匡守吾只吃王文玲做的饭菜。王文玲只好忙里偷闲,每天抽空给匡守吾做饭送饭。不论春夏秋冬,风雨霜雪,365天天天如此。

2001年后,匡守吾父母先后谢世,他的兄弟又都在外忙生计,前夫的监护就全靠她一个人了,王文玲更辛苦了。家中的老宅因年久失修倒塌了,匡守吾没了地方住。王文玲和匡守吾弟弟商量后,决定将一间杂屋加以修缮加固,她动员丈夫和自己一起动手,将杂屋钉上顶蓬、整理卫生后,匡守吾才又有了安身之处。

王文玲长期的悉心照护,亲情关爱,让匡守吾饮食起居较有规律了,病情也大有缓解,不再打人砸东西;两人也能有简单的交流了。一有机会,王文玲就像教育小学生一般,开导匡守吾不要到外面乱跑,不能去别人庄稼地里乱踩乱踏。为防止匡守吾因长期卧床生褥疮,王文玲替他准备了3个被套,轮流换洗,每两周就换一次被套,两三天就替他洗一次衣服。她还特意买了个大保温桶,一到寒冬腊月,就先在大街村的家里烧好热水,再送到和合村匡守吾那里,供他洗澡擦身。因此,外人无论什么时候去匡守吾的小房子里,都没有难闻的气味。

随着年岁的增长,匡守吾难免时常有病痛。每年时令更替,天气冷暖剧变时,王文玲就得多跑几趟;有时晚上还得去查夜,怕有什么意外。一天夜里,匡守吾突然病了,又是高烧,又是糊话,全身直冒冷汗,衣服湿透了。王文玲正好过来查夜才发现。她身材矮小孱弱,背不动匡守吾,只好打电话把在县城打工的儿子喊回来,送老人去看病。医生说,幸亏王老师细心,及时送诊,不然就麻烦了。一到夏天,匡守吾喜欢吃稀饭。为了让前夫体质好点,王文玲特意在稀饭里加上排骨、鸡丁、红枣,以加强营养。

如今,王文玲自己也老了,儿子已成家立业并有了孩子。每到节假日,她会带着儿孙去匡守吾那里,告诉他晚辈来看他了。虽然老人不认识孙辈,但也露出少有的祥和神情。

匡守吾每月有点生活费,但要保证日常生活医药费之需远远不够。王文玲的退休工资也不高,住了多年的老房子一直没钱翻修,破烂得不像样子。曾有人劝她:“王老师,你自己也快要人照顾了,那个疯老倌你就少操心了啊。”

王文玲说:“没办法啊,要丢下他不管我真的做不出来,他也是无辜的;何况他总是孩子父亲啊。虽然照顾他这些年是苦,但我心里没有愧疚啊。”

王文玲老师的善良和爱心,感动了许多人。锁石中心学校领导也不时登门慰问王老师,对这位老教师的大义表示钦佩。(通讯员 宋锦辉 刘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