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郴州汝城县:香火龙舞起来
2015-03-02 13:51:05
  
红网

湖南日报3月2日讯“看龙灯了,看龙灯了……”2月26日下午5时多,记者刚到汝城县土桥镇永安村,就听到村里锣鼓喧天,村民们正呼喊着奔走相告。由稻草、龙香制作而成的香火龙、雄狮,威武地摆放在村祠堂前。村民及周边群众上万人早早赶来,选个有利地点等候观看舞龙狮。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3省交界处,是千年古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最引人目光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

晚7时,唢呐、锣鼓、二胡等民族乐器一起奏响,数十声三眼炮鸣响,香火龙点火仪式在村祠堂前举行。村民们持松明火把,给香龙、狮子点上火,现场一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鼎沸,场面极为壮观。

点火仪式上,记者见到了在人群中指挥的何福恩老人。何福恩今年63岁,是永安村香火龙传承人。他介绍,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根据民间传说,宋朝时汝城连年发生水灾,民不聊生,乡民扎草龙烧掉,以求消除水灾,制稻草龙便成为习俗沿袭下来,成了一种民俗娱乐活动。 如今,每逢新春佳节,汝城各乡镇都会举行舞香火龙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起香火龙制作工艺,村里80岁的何会珍老人说,当晚村里舞的香火龙,从去年农历十一月初六开始制作,长达34米,插有2万多根龙香,先是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再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并扎龙足、龙爪和龙脊等。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在龙身两侧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用细篾片连接成线。

说话间,点火仪式完成,用稻草扎制的香火龙已被星星点点的火光重新装饰。100余位青壮年头戴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嗨”的一声将龙高高举起,舞动起来。人群追逐着舞龙队伍,呼喊着前行。 香火龙由两只雄狮引领,先绕祠堂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经过村民家时,家家户户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村主干道上,路过的各式车辆停车熄灯,鸣叫喇叭示敬。按规定路线舞过后,香火龙又回到村祠堂前。村民们纷纷涌上前,取龙香、沾福气、讨吉祥。取完龙香后,大家再将龙首居中盘成圈,燃起火把烧龙,这便是“化龙”,也称“龙归天”。

夜渐深,村民们意犹未尽。村支书何建明说:“香火龙是村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象征。今年村里很多年轻人参加了扎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薪火相传,越传越旺。”(记者 李秉钧 白培生通讯员 林清航 叶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