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2月28日报道 天色越来越暗,“敬老爷”的鞭炮声依然此起彼伏,村道边的路灯已全部亮起。
这是衡阳县板市乡康太村最明亮的一个除夕夜。路灯是去年下半年才陆续安装起来的。
十余年来,回家的次数有限,而且都是来去匆匆,再次静心观察曾经最熟悉的家乡,竟有些陌生的感觉。这就像一个新生儿,有那么一段时间没见面,他已在不经意间又长出了一颗牙……
村里要通公交车了
村里要通公交车了——这是年前村民们凑在一起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风声传出已有数月,但迟迟不见公交车开进来。村民们互相交换着有限的信息,言语之中透出几分期待,外加几分担忧。
村支书、我的一位族内堂兄易成初向我证实:最新确定的通车时间是正月初十,将连通华新汽车站与康太村。此前,由于一些具体细节的耽搁,通车时间推迟了两次。
村民们的兴奋不难理解。公交车开到家门口,意味着交通的便捷性再次有了质的飞跃。
农村没有GDP的概念,甚至很难算清每一户的年收入。判断一个村子发达与否,村民们有自己最朴素的标准:交通和房子。
康太村离衡阳市城区有10多公里路程。从数字上理解,似乎算比较近了。但在我的记忆里,村民们要进一次城,并不容易。
在我还不到10岁的1990年代初开始,家里每年会种一些蔬菜瓜果去衡阳市售卖。无论春夏秋冬,父亲每一次都需要凌晨三四点就推着自行车从家里出发。等他卖完东西回家的时候,大多已经快天黑了。
10多公里的路实在不好走,先从村里大约走3公里到角山乡,再转道衡阳市区,全是泥路。晴天尚且坑洼不平,雨雪之后更是踯躅难行。
当然,从角山乡到衡阳市这一段是有私营班车的,但有相当部分人因为舍不得花一块钱的车费,会选择步行。
2000年代左右,角山乡到衡阳市修通了水泥路。2009年,从村子到角山乡也变成了水泥路。
父亲依然还去衡阳市卖农产品,但劳动强度已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他的交通工具换成了电动车,不载重物的情况下,单趟只需要40分钟左右,大多数时候能在吃中饭前赶回。
对于即将开通的公交车,父母是赞不绝口的。2009年我在衡阳市买房以后,母亲每年都要来几次帮忙搞卫生。但每一次都颇费周折,需要先到角山乡坐班车到市区,再转乘公交车。而新开通的公交车,起点站距我的房子不远,终点站也只需要走几百米就行。
“太方便了。”这是他们的终极判断,这样的生活,“与城市已经相差不远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村里的交通状况再次大幅改善。全村共投入170万元,硬化了5.5公里组道,目前未完成组道硬化的仅剩一个组。而村道,更是每隔50米就安装了一盏路灯。
村支书说,下一步计划,是在村道和组道旁栽上风景树搞好绿化,“到时就和城里的道路感觉差不多了”。
全市一次性碗、杯近半出自康太
便捷交通给康太村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
大约10年前,康太村还是整个板市乡最穷的村之一。而如今,矜持的村民们已经会骄傲地判断,“康太已经是板市乡最富的村之一”。
没有官方数据来佐证这一判断,村民们也认为根本不需要官方数据,“你去看看村里的房子和车子就知道了”。
粉饰好的独栋楼房是全村家庭的标配,价值上百万的豪宅也不再鲜见。恰逢过年,村道上更有不少的轿车穿行,其中不乏高档车。
去年新当选的村支书易成初花费100多万建起了一栋三层小别墅,还换了一辆奥迪Q3。
10年前,他是全村第一个开始创业者。论规模和排场,他创办的康太网织厂和城市大企业无法相提并论。但就在村子的旮旯,他的网织厂去年创造了约800万的产值。
更重要的是对全村的贡献——吸纳了30多人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人是村里超过40岁的妇女。
工人们获得的薪酬不亚于在城市打工。他们因工种不同每月收入在2100元到5000元之间,“平均约2500元”。
像康太网织厂一样的企业,全村还有2家。鸿康纸塑容器包装有限公司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占地2000多平方米厂房,已颇有现代化企业的模样。厂房内,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在正常生产周期内,每一天都有上百万的一次性纸(塑料)碗和杯子走向市场。
老板何依仲透露,他的企业有几十种高中低档产品,差不多占据了衡阳市1/3的一次性纸(塑料)碗和杯子市场份额。如果加上村内另外一家同性质企业,全市一次性纸(塑料)碗、杯近半出自康太村。坦白说,这组数据让我有些吃惊。
在他的仓库内,我甚至发现了将要发往东航的成品。
何依仲很热情地带领我参观他企业的每个角落,甚至把自己的发展升级规划和盘托出。
前两年企业内部的股东矛盾虽然已经理清,但他惋惜地感叹错过了两年快速发展时间。“这套东西花了几十万。”他指着一套新设备说,又带我去看一套老设备,“虽然很贵,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好,而且一套的效率顶原来的三四套。”
他说:“衡阳的市场还有空间,周边其他地方的就更大了。”
同样,他的企业也让全村人受惠。在他厂子就业的村民超过60人,“只要能吃苦,他们的收入不会比在衡阳市低”。他哈哈一笑,“厂里的工人都有人买车了”。(记者 易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