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新春走基层:直播惹巴拉的感动和乡愁
2015-02-27 09:43:06
  
红网

湖南日报2月27日报道  樱花满山头,菜花满田畴,春到惹巴拉。

正月初六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惹巴拉采访,但见偌大的停车场上,停放着挂着各地牌照的自驾车,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停车场边的小摊点前,人头攒动;288米的惹巴拉凉亭桥上,大家摆着各种姿势照相留影。

从长沙回龙山过年的钟先生说:“惹巴拉的美丽与魅力,经主流媒体强势推介,让惹巴拉真的火了。”

记者们感动了土家人

“直播惹巴拉”的第二场——土家人过“赶年”,现场安排向仕荣家。再次来到向家,59岁的他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他家成了旅游景点了。

“直播惹巴拉”的第三场——土家人大年三十洗幸运脚,现场安排在土家织锦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住村子北边的刘代娥家。刘代娥喜笑颜开地说:“摆在我家院坝上的直径达5米的洗脚盆,客人都站在它前面照相留影,他们还说这个脚盆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脚盆。”

参加织土家织锦直播的60名织女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是76岁的叶德莲,另一个是76岁的彭顺英。

在叶德莲家的堂屋里,她指着一架织机说,参加拍电视的就是这架织机,机上的织锦,有一丈四尺长了,可卖3000多块钱了。

镜头转向正月初二晚上10时,“直播惹巴拉”的活动结束了,直播的各种设备,需要从捞车河的东边,搬运到河的西边,并装上汽车。

夜深了,天更冷,20多个土家族村民,还在搬运着设备。设备多达100多件、总重达8吨多,原本可以通过“狗儿车”(拖拉机)运往河的对岸,由于初一晚上下了大雨和冰雹,河水涨上来后,现在只能通过人力手抬肩扛,通过凉亭桥,运往河对岸,可苦了这些村民们;更苦的是头天晚上,由于下冰雹,直到凌晨2时多,才把设备从凉亭桥边的古枫杨树林里运到摆手堂。

搬运设备的村民中,年龄最大的是77岁的向光春。他的牙齿已经“下岗”了好几颗,却依然声音洪亮:“我们村民们是被记者们所感动,新年大节没有陪自己的家人过年,却跑到这山沟沟里来宣传惹巴拉,每天的晚饭都是7时多直播完后才吃,真是舍得拼命呀;湖南卫视的记者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新华社的记者来了,你写报道时一定不要忘记写你们《湖南日报》哟。”老人的幽默,引得大家一片笑声。

土家人感动了记者们

正月初二中午12时,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著名作家彭学明等,顶着风雨,风尘仆仆地从吉首来到惹巴拉,鼓励、慰问战斗在一线的记者们。

在村妇委会老主任郭大妹家的院坝上,大家围着几盆炭火,坐在一起谈土家族苗族浓郁的年俗、谈惹巴拉的美丽、谈惹巴拉的电视直播。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直播惹巴拉”前方负责人杨壮感慨不已。“我们真是被纯朴厚道的惹巴拉土家人感动了。”杨壮说。

“就从负责直播团队餐饮的郭大妹老人说起,她都72岁了,她做的饭是村里最好吃的,她与老伴一起,连同3个儿子和儿媳,要负责大家一天两餐的饭,由于人手不够,她还把她六十多岁的弟弟和妹妹,也一同叫来帮忙,这一忙就是近一个月呀。”杨壮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

村里还组织了12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有村里的大学生,有在外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年龄最小的,是正读初三的15岁的梁冰。哪里人手不够,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长期以家乡湘西为创作题材的著名作家彭学明,接过话题说:“乡愁是人类的精神支撑与财富,惹巴拉是个可以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湖南卫视的‘直播惹巴拉’进行了空前的宣传与推介,做了一个天大的好事;而《湖南日报》通过挂栏推出‘神秘惹巴拉’,共同将镜头与笔头对准同一民俗,放大了这一传播效果;而各大新闻网站,大量转载《湖南日报》的特写,从而形成了立体式传播,更是将惹巴拉送进了受众的心里。”(记者 彭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