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桃江成立楚湘竹笋生产专业联合社
2015-02-25 17:02:18
  
红网

益阳日报讯 日前,益阳市楚湘竹笋生产专业联合社正式成立,由桃江县世林竹笋专业合作社为主组建,有15家竹成员单位。这是全市乃至全省首家竹笋生产专业联合社,也意味着我市竹产业发展再向前迈出一大步。

自2008年,桃江县桃花江镇花果山村农民高最华与益阳市世林食品公司董事长陈世林合作,承包开发松木塘镇响涛源村759亩竹林开始,到成立世林竹笋专业合作社,再到组建联合社,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从一片荒山野岭到苍翠竹海,从亩产200元的竹林至今提升十倍产值,一切又是高最华等人辛苦经营换来的。

山当田耕,竹当菜种,竹林亩产值近2000余元

桃江南竹面积103万亩,入列全国十大竹乡。但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竹林管理粗放,基本上处于半荒芜状态,长期没有科学施肥、间伐、垦复,导致毛竹品质低、产量不高。高最华介绍,按目前每百斤毛竹38元的市场价计算,剔除砍伐、运输成本,最后每亩只获得200元,甚至更低。正因如此,很多农民宁愿将竹林荒芜,也不愿增加投入培管。

竹林高效开发得益于高最华,年轻时他到福建等地做“闽笋”生意,经过20多年历练,熟悉了竹笋市场,也掌握了竹林培育和干笋加工技术。独具慧眼的他看到了竹林巨大的潜力,2008年5月,他回到家乡,与陈世林合伙,承包了松木塘镇759亩竹林,开发笋竹两用林,实施修山垦复,推广护笋养竹、抚育施肥、合理砍伐、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竹林管理配套技术。第二年春天,竹笋破土而出,漫山遍野。

2009年6月,他们牵头成立桃江县世林竹笋专业合作社,吸收了10多位竹农。2014年,基地鲜笋平均亩产突破500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每亩竹林收益1000元以上,将笋子做成干笋,收益更高,亩均产值达到2000多元,是过去的10倍。

山上挖笋,山下加工,小小竹笋撬起一个产业

尝到了甜头,高最华的信心更足,周围村民以及邻近乡镇都看到了笋竹产业发展的希望。

2011年以前,陈小军还是益阳裕华水泥有限公司的老板,2013年他改旗易帜,投资400多万元在灰山港镇建起了1000亩笋竹两用林基地。2013年,做建材生意的肖学文投资200多万元,在开发2000亩笋竹基地的基础上,还在马迹塘镇建年加工200万公斤鲜笋的竹笋加工厂,2014年自产竹笋14万公斤,收购加工鲜笋7万公斤。

世林笋竹合作社推广“合作社+示范基地+竹农”的模式,慢慢吸收了一批有经济实力、市场经营能力的人加入,并通过社员扩大示范基地,在山上挖笋,山下加工,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竹笋加工收入也提高几倍、十几倍。到目前为止,合作社社员发展到近300户,在松木塘、马迹塘、灰山港等10个乡镇建立示范基地20个,面积12600多亩,已形成年产5万公斤以上的竹笋基地3个,0.5至1万公斤的竹笋基地17个。在合作社的影响下,示范基地周边还有300多户竹农自发培育笋竹两用林13800多亩。高最华说,按这个增长速度,预计10年左右,桃江笋竹两用林将发展到50万亩以上,竹笋加工年产值可达20亿元,将成为我市继黑茶产业之后又一新的特色产业。

发展笋竹两用林是基础,小小竹和笋撬起一个产业,才是高最华追求的最高目标。他希望聚合社员力量,打造出竹笋加工产、学、研、供、销一条龙的高产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湘笋”品牌梦想。(记者 蔡立平 通讯员 郭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