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凤凰县追高鲁村:道路宽了河水清了收入高了
2015-02-11 13:29:03
  
红网

红网凤凰站2月11日讯  腊尔山镇追高鲁村距凤凰县城3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242户1191人,平均海拔810米。长期以来,该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没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空白,农民增收困难,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900元,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

苗乡的困难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2013年,追高鲁村被确定为全省高寒山区脱贫解困示范村后,州委书记叶红专亲自挂点联系该村,州委办公室派出3名干部长年驻村扶贫。两年来,扶贫工作组把“精准扶贫”理念落实到建设扶贫全过程,按照“办实事、重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工作思路,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大胆探索发展路子,求精求准,抓铁有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群众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一村,辐射周边,带动全镇”的示范效应得到了彰显。

年关之际,记者走进追高鲁村采访,亲身感受“美丽新苗乡,幸福日子唱着过,欢欢喜喜迎新春”的靓丽画卷。

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

冬日下的高鲁村,寒风习习。走在村里,记者发现,条条村道宽敞干净,蔬菜大棚连片凸起,合作社办公楼和村部楼格外显眼,干净的小河与村后树林交相辉映,俨然一幅立体的乡村画卷。

随行的腊尔山镇副镇长吴良仓介绍说,追高鲁村毗邻贵州松桃县,正大一带的百姓常去腊尔山镇赶场必经追高鲁村。两年前,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讲“去腊尔山镇赶场,进入烂路了,车开始颠簸了,就到湖南了”。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贫工作组突出把基地设施建设作为扶贫的首要任务来抓。两年来,累计实施各类基础设施项目30多个,修村组公路及机耕道28.6公里、入户青石板道路8.24公里,整治山塘4座、渠道2公里、水井7口,农网改造、自来水工程、村部及村小学综合楼、扶贫建房、50栋密集式烤烟房、标准化烤烟育苗棚、蔬菜专业合作社办公楼、蔬菜保鲜库及蔬菜大棚、黑毛猪生态养殖场、移动通信、无线数字电视、太阳能路灯、村标准卫生室等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说到村里的交通变化,村支书吴春生还给大家讲起了一个真实的笑话,村里有位“魅那石”(苗语,意为石姓苗族小伙子)在外打工5年多,2014年秋天回来,晚上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去镇上赶边边场,因村里修得四通八达,况且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回来时就走错了路,饶了好几圈才回到家。

支书的一番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村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村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过年之际,我们特意开展迎新年庆新春活动,大家去一起看热闹去!”支书的这个消息让我们更是“喜上加喜”。

还没走到表演场地,就听到阵阵“咚、咚咚”苗鼓敲响的声音。球场早已被人群围住,苗家阿雅(苗语,意为妇女)、戴帕(苗语:意为少女)穿着满是花边苗族盛装,头上银冠和胸前佩戴的银饰,闪闪发光,她们三三两两,你说我笑,成为表演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球场中央,打鼓的苗家阿妹边打边跳,不仅沉稳中透着灵气,而且纤细中显出坚韧,舞姿刚劲豪放、恣肆昂扬,时而如清澈的山溪,轻快酣畅地流淌,时而如沉厚的大河,气势磅礴……

“听说村里有了大变化,在外打工的村民今年大部分都回来啦,大家'地梭地侃营臼轩'(苗语,意为欢欢喜喜迎新年)!”大婶边看表演边给记者当解说员,“这个球场以前一下雨就是个烂泥坑,现在都可以溜冰了”。正说着,“呦呵!”声响起,苗族小伙子们,举起龙灯舞了起来。大家的鼓声越是欢快,舞龙灯的队员们越是起劲。过来看热闹的乡亲们按捺不住激情,纷纷上阵参与到表演队伍中来。此时,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球场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精准扶贫党恩播撒追高鲁,共同致富幸福绵延后代人……”, 球场上的锣鼓声刚刚停下,思源亭里便传来一首首悠扬的苗歌声。

记者看到,身着盛装的苗家妇女唱着苗歌,还不时与观众微笑挥手,身上的银饰随着走动步伐叮叮当当作响,成了最好的伴奏。正在一旁看热闹的阿婆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工作队来了以后,新修了水泥路,架通了自来水。别说走路方便,就连到镇上买东西都可以直接拖回家门口,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离家近了收入高了生活越来越好

时值下午,记者在村支书吴春生的陪同下,来到村民龙六球家中采访。

进门时,龙六球正在电话里给儿子说着村里的热闹场面。他说,儿子都等不及回家过年。这次回来,就在家里种菜不去打工。儿子之所以想回家种菜是看到了父亲搞高山富硒蔬菜种植尝到了甜头。

龙六球本来也想出去打工,2013年村里成立了蔬菜产业合作社,在工作队的一再劝说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到村里的蔬菜合作社打工。见蔬菜销路好,龙六球萌生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

2014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50亩的菜地,搞起辣椒种植。龙六球告诉记者,他流转的50亩土地一亩每年的租金是300块,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一亩地的成本大概就450块,除去成本每亩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都不如他。算起在家创业经济帐,龙六球满脸是收获的笑容。

据了解,追高鲁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已达113户。2014年,全村种蔬菜1600多亩,其中辣椒1400多亩,有80多户村民种植辣椒458亩。湘西州内及贵州铜仁地区的蔬菜批发商都知晓追高鲁村出产红辣椒,纷纷电话预订、上门收购,有的客商还与村民预订2015年的辣椒。8月份以来,村里的红辣椒成了不愁销路的抢手货,每天平均有1万多斤红辣椒源源不断地从追高鲁村运出。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计划回村种辣椒发财致富。预计2015年全村辣椒种植面积将突破1500亩,其中村民种植1000亩以上,比2014年翻一番。目前,“1+5”模式正在该县10多个重点移民村和腊尔山片区18个产业重点村推广,已逐渐成为凤凰县高寒山区产业扶贫的一张“名片”。

除此之外,扶贫工作组在“1+5”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烤烟、生猪等特色产业。2013年以来,全村烤烟面积稳定在1000亩以上,新建了1000头规模的黑毛猪生态养殖场,全力助推特色产业大发展。

龙六球高兴地告诉记者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种植蔬菜,算是走对路子了。以后,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了!”

河水清了夜灯亮了环境越来越好

从龙六球家走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此时,村里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思源亭下的小河里,几只鸭子正相互追逐,岸边的田野和村庄还有田埂上赶牛的老人被倒映在水里。

村长欧兴林说:“以前村民习惯把垃往河里扔,河水里哪有这么清啊,工作队来了后帮我们进行了河道清理和改造。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垃圾桶,垃圾都往指定的地方倒,不仅河里干净了,路上也干净了。”

村路边,几个苗族年轻小伙拿着篮球往球场走去。记者问:“天都开黑了还去打球啊?”

“他们去球场打篮球,球场也装有太阳能路灯,到了晚上像白天一样亮。”村长欧兴林说,太阳能路灯白天蓄电,晚上就自动亮起来,既环保又节能,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掏钱交电费。自从村里安装了70多盏太阳能路灯后,忙碌一天的村民们都喜欢出来活动,聚集在路灯下,打篮球、下下棋、跳健身舞、聊聊家常,晚上比白天还热闹。

正说着,路边的太阳能路灯,一盏、两盏……缓缓亮了起来。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太阳能路灯,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完美有序地点缀在条条村道上,给追高鲁的夜色装扮上飘带式的银光项链,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苗寨乡村夜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