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赞!永州四年解决145.27万人“饮水难”
2015-02-09 09:24:47
  
红网

永州日报2月9日报道  2月2日,永州新田县冷水井乡贺家村。记者见到村民唐大爷时,他正在厨房里“哗哗……”的水龙头下忙着洗菜,指着院子里已经被封口许久的压水井,他感触颇多:“过去吃水全靠它,现在用不上了。”如今,他家楼上楼下都通了自来水,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

轻轻一拧水龙头,清澈甘甜的水喷涌而出。“活了大半辈子了,喝了几十年的老井水,真没想到现在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安全的自来水。”眼前这一幕虽然平凡,但却让家住道县桥头镇汉冲陵村村民何圣石激动万分。他自发在家属祠堂刻上“ 饮水思源,不忘党恩 ”的对联。

2011至2014年,永州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69处,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45.27万人……一个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如雨后春笋,破土成长,一户户群众喝上了自来水。“哗哗哗”欢快流淌的自来水成了我市农村最动人、最和谐、最幸福的音符。

群众渴望 改变现状

永州市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偏少,水资源虽然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受地形条件和投入力度所限,可利用水资源很短缺。据统计,2011年以前,我市有100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水安全问题。一到干旱时节,许多缺水的乡镇几乎没有水喝,靠政府送水、到处找水、背水维持。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亟须改变。

让我们通过一组历史镜头,去了解我市农村老百姓缺水的辛酸。

新田县属典型的岩溶石山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被称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市”。该县枧头镇水子岭村的王常德家里放着最多的就是盛水的容器,容器里水从清色到黑色逐层递进。王大爷说,干旱季节群众要到2公里外的一口小水井挑水回家,家里的水一般都要经过“洗脸——洗手——洗菜——洗脚——喂家禽。”这5个流程。

宁远县太平镇清水岭村年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村内仅有的一条小溪流也经常干涸。每逢较大干旱,村民饮水需县水利局抗旱队运水解决,干旱缺水情况十分突出。

……

何时才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成了我市农村缺水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渴望。

领导重视 破浪前行

让群众早日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命健康有保障,成了我市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市水利局认真落实省水利厅下达的“十二五”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指标,并拟定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时间表。

十二五期间,全市拟兴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659处,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81.99万人。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70.30%,提前实现100%乡镇通自来水目标。预计十二五末全市自来水普及率可达80%。

时间来到2011年,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农村人饮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我市顺势而为,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为主题,把解决群众“饮水难”作为市政府工作“十件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一场自上而下,关乎农村群众安全饮水的攻坚战在潇湘大地打响。

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县区均落实了行政首长责任制,每年均分级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水利部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抓落实,真正做到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所有县区都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部,明确项目法人,全面履行法人职责;严格招投标制度,管材实行政府采购,土建安装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监理,监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落实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严格执行。

特别是2014年,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书记陈文浩亲自过问,听取水利局专题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多措并举,构筑与美丽永州要求相适应的水环境体系。全面解决永州流域内100万列入国家规划内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向曙光在全市水利工作推进会上亲自调度,亲自给各县区长(主任)写信,强调要切实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蒋善生先后两次主持召开水利局长会议,调度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多次深入乡村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更为感动的是,市县区水利局的同志深入乡镇、村组,跋山涉水进行前期调研。设计部门实地查勘,风餐露宿,确保了各大水厂的质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务必要抓紧抓实,务必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真正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卫生的、安全的自来水。严格实行追责制,对于中等干旱年份发生重大饮水安全问题的要问责。”市水利局局长廖荣良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题会议上强调。为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市水利局举全局之力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局长廖荣良1个月之内深入县区指导督促10余次,现场督查,重点督办,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建设。

他们夜以继日,不言辛苦,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早日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严格监管 质量至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事关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民生工程,群众最关心。

1月19日,在祁阳县黎家坪镇的一个山冈上,工作人员从清水池里打出水进行水质检测,仪器上显示余氯含量正常。“水厂改造以来,供水功能大大提升,公司购买了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技术人员每2个小时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安全水到各家各户。”黎家坪供水公司经理唐浪星告诉记者。

在水厂现场,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分两大块,一块是集镇集中供水工程,一块是单村分散供水工程。但每个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都在工程选址和建设质量上下足了功夫。水厂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尽量选择位置较高的区域,利用水的自流实现管网的安全稳定供水。在项目规划设计中,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从水源、水量供给等综合因素,找到最符合饮水安全标准,工程造价最低,群众最满意的水厂厂址和建设方案。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取施工单位,聘请水利专业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监理,力争把每一个工程都打造成阳光精品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建水厂不易,建后管护运行更难。为确保水厂长效运行,工程竣工后,均进行了产权移交,并落实了管理主体、管理责任和管护制度。目前已完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较大集中供水工程以乡镇水管站管理为主,小集中供水工程以用水户协会管理为主,多元投资供水工程以股份制公司管理为主,小型分散供水工程以农户管理为主”的四种模式进行管理。通过四种模式运营管理,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解决水质问题,市水利局大力实施饮用水除氟工程。要求县区严格按照规定的指标及频次对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对新建的千吨以上水厂,要求必须建设水质检测室。2013年5月20日至27日委托衡阳市自来水公司培训学校举办了第一期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人员培训班,对全市34名市县区水利技术人员、水质检测中心及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水质检测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专业培训,全部取得了国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水质检验工资质证书,为下一步水质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和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能正常、持久发挥效益,工程完成后由农村自来水管理站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核算供水价格,统一水费开支范围,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记者 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