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湘西老故事 故宫大柱是永顺土司进贡
2015-02-06 10:49:34
  
红网

23672

北京故宫金丝楠大柱

湘西网2月6日讯  北京的故宫是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建造的,尔后,又进行了多次扩建与修葺。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堪称世界之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

它沿南北中轴线,错落有序地布局了大小院落数十座,房屋九千多间,十五万多平方米,占地七十二公顷。周围有十多米高的城墙,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四隅建有角楼。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有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体,建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两侧有东西六宫。外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等。

故宫外的楼台亭阁、寺庙宫殿也是宏伟壮观,比比可见。这一座座宫殿,多为木质结构,两人抱的大柱,直伸穹顶,梁柱架构,犬牙交错,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建造所需要的木料,尤其是那些主体宫殿的金丝楠木顶梁柱,究竟从哪儿运去的呢?我认为,这些上等的木材尤其金丝楠木多为南方献贡。何以见得?史籍关于永顺土司多次进贡“大木”的记载,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23675

永顺盛产楠木

史籍与方志采用了“大木”这称谓概念。从字面分析,大木,即胸围大且长的上品木材。既如此,这“大木”必定是楠木。如果是一般木料,作为皇帝统治下的土司是不可当做为方物并迢迢千里进贡到皇宫的,其选项必定是木材中的极品,那楠木就肯定无疑了。

永顺土司辖地正是武陵山腹地,盛产楠木,且有金丝楠、鸡丝楠、紫楠、红楠多种,尤以金丝楠为最上。此种楠木,主干挺直,富有清香,木纹中嵌有闪光的纤维,材质上乘,故而得名。据正史与地方志记载,唐末,溪州就开始向最高集权中心皇朝贡献方物,如茶芽、硃砂、黄连、虎皮、铜鼓、溪布、名马等。明洪武九年(1376)起,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彭添保(宝)每三年一次朝贡。永乐十六年(1418),永顺宣慰使彭源命其子仲,率土官六百六十七人进京奉贡方物,当中必有大木。正德十年(1515)永顺宣慰使彭世麒第一次献大木三十,接着又献两百,并亲督运京。他儿子明辅并献大木如数。十三年(1518)世麒又献大木四百七十,子明辅亦献如数大木。嘉靖四十二年(1563)、 四十四年(1565),永顺宣慰使彭翼南先后两次献大木,虽史籍未记所贡数目,但可推测,他定会传承祖先惯例,也是数百根之多。仅上述的几任土司,贡献金丝楠木估摸千根左右。那时,湘西处于闭塞,羊肠小道,只有南北二江可通舟楫,把这些大木运到京城,要进沅江,下洞庭,波浪长江,扬帆运河,是够劳苦的了。而且每次督运,有数十数百土官,或是宣慰使一级最高长官押运北上谢恩。每每朝贡,皇廷赏赐也相当可观。除了给宣慰使奖蟒衣、金币或正一品服色外,还加封龙虎将军、怀远将军、昭毅将军、昭勇将军等名号,升官晋爵,褒奖有嘉,有些土司夫人也沾荣耀,得到诰命封赐。

京城里一排排参天栋梁之中,有我们湘西的木材,有祖国四面八方的木材。可以这样说,我们各个民族用坚强的手臂擎起了一幢幢宏伟的宫殿,托起了历史文化悠久的华夏祖国。这是我们追忆贡献楠木故事的真正意义所在。(刘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