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瑶山深处“艺术村” 300村民人人出口成歌
2015-02-02 11:19:34
  
红网

【编者按】

蓝山县荆竹瑶族乡友爱村,是瑶山深处的一朵绚丽奇葩,它不仅是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更因地处湘江源头以及村里走出去的一批艺术人才,而被世人所关注。那一个小小的村庄为何会出这么多艺术人才呢?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瑶族、认识瑶族,认识他们这个被人们誉为瑶山深处的“艺术村”……

永州日报2月2日报道 友爱村,是一个只有300多人的瑶族村庄。因是荆竹、紫良、大桥3个瑶族乡交界之地,又是进荆竹瑶乡的第一个村。交通较为便利,使住在深山的瑶民纷纷搬迁至此。所以虽人少,但却姓杂,共有赵、彭、盘、李等20余姓。“我们虽然姓多又杂,但村民却十分和睦友爱。上世纪60年代,在县里担县领导的盘进魁,见村里这个好传统,于是将原本叫‘沙皮背村’的我们村,改名为‘友爱村’。” 村支书周连友说。

而一个小小的村庄为何会出这么多艺术人才呢?周连友说,这既跟我们瑶山人天生爱唱爱跳有关,更与我们村的人团结友爱息息相关。友爱村的人十分善歌,每逢过年过节、农闲或办喜事时,村民都会围坐在一起举行“歌堂”对唱。

采访当中,兴奋地邓满竹老人首开唱腔,“日头过岭又过岭/日头过天又过天/直见后生年年老/不见老人转后生。”她说,这是表示岁月不饶人,人总是一天天老去,所以要珍惜年轻时的美好生活。

而在唱到表示爱情的瑶歌时,今年70岁的邓三姣老人接过了唱腔,“隔河看见人撑伞/伞顶珍珠12行/男似珍珠女似伞/珍珠伞底好成双。”

邓三姣一唱完,坐在一旁今年82岁的杨吉凤老人抢了唱腔,她要唱的是感谢共产党的瑶歌,“荆竹出了友爱村/共产党领导我们翻了身/以前都是困难户/已经日子好如天……”村民人人出口成曲,可见友爱村不愧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村。

1957年出生,作为友爱村走出去的第一个艺术人才周连旺,对自己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是如数家珍。他说,瑶歌的曲调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瑶歌不下20种。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呐法歌”、“香哩歌”、“蝴蝶歌”和“酒歌”等都享有盛名。

说起这些周连旺眉飞舞色,而在猛吸了一口烟后,他谈起了自己的从艺经历,“我是在家乡的歌声中‘泡’大的,而且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位老师相中,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周连旺所说的这个“偶然机会”,就是在他14岁时,因长得俊俏,又能唱会跳的他,被当时下放到蓝山文化馆的省湘剧院的阎兴老师相中,并作为重点苗子培养。很快,周连旺便成了蓝山艺术界的“名角”,精通京剧、祁剧、花鼓戏等诸多地方戏种的他成了当时的艺术“红人”,并在1980年地区举办的第一届潇湘艺术节中崭露头角,获得个人演员奖。尔后几年,他又先后在省市等诸多演出中荣获各项奖项数十次。

周连旺的成功,也让这个僻远山冲里的友爱村人看到了希望,在周连旺捧回的一张张奖状和一个个奖杯中,村里既感到骄傲,又倍感自豪。自此,周连旺便成了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邓忠云是友爱村走出去的一位瑶族小伙,早年他被周连旺相中,被送入艺校学习深造。2002年,邓忠云和妻子黄勇进修舞蹈创编专业后,组成“玉玲珑”组合,并在长沙创办“玉玲珑”舞蹈俱乐部,不仅培养出不少优秀的舞蹈老师与舞蹈艺员,而且还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大卫视巡演。2008年,他们自创空中技巧舞蹈《魔方》荣获第三季《中国达人秀》前十强、央视CCTV-3《星光大道》周赛季军及央视CCTV-3《黄金100秒》冠军等优秀成绩。

从小酷爱舞蹈的盘海英,就是在这种氛围熏陶下长大的。出生在友爱村一组的“舞蹈精灵”盘海英,虽然从小体弱多病,生性胆小怕事、很少接触世面,但每次看到村里的人跳长鼓舞、唱瑶歌,以及听村里的人聊周连旺从艺登台演出的故事,她眼里充满了神往。

见女儿如此喜欢音乐,盘海英的妈妈花了“大价钱”托人在城里为盘海英买回了一台录音机和几盒磁带。那些天,是盘海英最快乐的日子。她经常召集村里的小伙伴们到自家的晒谷坪听音乐,还自创一些歌舞交给大家。从那时起,盘海英便立下了长大后要做一名出色舞蹈老师的志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中毕业后,盘海英考上了当时的零陵师范艺术系。在学校几年,她受到了专业艺术的熏陶,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人才,并频频在各种演出中登台亮相。

2003年,盘海英带着童年的梦想,放弃稳定的工作,接手一个只有几个孩子的艺术培训学校。经过几年的打拼,学校已发展成拥有4个分校。而从成为省内外多家优秀特长教学基地、培训基地、考级基地等,从湖南省青年联谊会常委、国际级裁判、体育舞蹈WDC国家级教师及远东国际标准舞职业教师协会LM国际级评审,盘海英只用了10余年时间。

事业有成的盘海英,没有忘记自己回报家乡的初衷。2013年,盘海英从家乡接来36名喜欢艺术的孩子,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包吃包住免费培训,学有所成的孩子们,自编自导了一台情景舞蹈《山里娃的梦》,分别在各大型文艺演出中成功演出,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热心观众。在一次次成功演出中,更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充满激情的孩子们回到村里和学校后,还担任起了小老师,带领村里和周边村子爱好艺术的孩子们练习歌舞,不仅让宁静瑶山沸腾了起来,更活跃了瑶山深处的艺术文化。

而为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鼓舞》,盘海英也将该舞的传承纳入了自己教学的计划,准备用1至3年时间培训一批“长鼓舞传播小天使”,让长鼓舞“响”彻大地,“舞”动潇湘。

2013年,盘海英发起的“湖南蓝山支教助学翼计划”公益助学系列活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特岗教师心灵成长、农村学生艺术培养等,与其他走出去的瑶山同胞们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李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