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1月23日报道 大方面来说,2014年我们举全市之力,给中心城区的道路重新命名,试图留住湘潭的历史。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为这个城市留下纪念。
1月18日,湖南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李轲像往常一样,又扛着相机走街串巷去了。
自2013年以来,他寻访了湘潭许多老街巷,累计拍下了4600多张相片。
为什么专拍老街巷?身为工科生的李轲,有着文科生的细腻情怀。他说,小时候家里住的房子很有年头,老井、刻字石板和木板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街巷不仅记录着一个城市的过去,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老街巷或被更名,或被改扩建甚至消失,让人心痛。在本地同学那里得知湘潭还有许多老街巷保存得比较完好,身为外地人的他萌生了为湘潭老街巷留影的想法。
记录老巷子,需要一台相机,但李轲家境并不富裕。一台相机的价钱相当于一家人几个月的花销。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东拼西凑,从别人手中买来一台二手机,那是他的第一台相机。
有了这个家伙,李轲开启了记录之旅。十八总、窑湾、城正街……这些“老湘潭”记忆中的老地方,成了李轲镜头里的主角。许多年前被称为红卫街,现在被称作城正街的地方,是他眼中最有故事的一条老街巷。从2013年至今,他先后14次来到这里。家住城正街的谭凤翠老人连同她身后的这条老街巷,被定格在了李轲第14次回访城正街的镜头里。
一年多来,李轲养成了与网友分享照片的习惯。去年3月,他在新浪微博上发起话题“寻觅老湘潭的味道”,拨动了许多人“怀旧的弦”,他也因此交了许多朋友。在互动中,他对湘潭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对纪录的渴望,到追求画面品质,李轲用了一年多时间去琢磨,4600多张老街巷的照片,让他的拍摄技巧逐渐娴熟起来。要有老巷子的质朴感,就把巷子里居住的老人一起“收进”相机;要绝佳的光线角度,就要尽可能反复变换角度拍摄上百张。现有的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他对画面和质感的要求。
新年的第一天,李轲利用平时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及兼职收入,为自己添置了一位新“伙计”。他计划带着这位新“伙计”,继续寻访湘潭老街巷,下一站他要拍摄的地方,是锰矿旧厂区。(记者 陈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