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茶陵县晓塘村古墓文物已搬家 运钞车押运
2015-01-19 09:45:46
  
红网

株洲晚报1月19日报道  (记者 李军 通讯员 熊鑫) 茶陵县晓塘村惊现战国古城墙遗址及墓群,备受关注的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16日,株洲市文物局与市博物馆组织专业运输团队,通过运钞车将该考古工程出土的至少77件文物从晓塘村运到市博物馆。

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介绍,计划下个礼拜将楚墓中的棺椁及骨骸运到市博物馆。接下来还将用约1个月的时间整理入库的文物,并就这次发掘组织市县两级的专家进行学术研讨。

【保驾护航】

运钞车出动,干警配有装弹手枪

16日上午8点半,记者跟随市文物局及市博物馆的押运队伍,前往茶陵县晓塘村的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一辆运钞车赫然出现在队伍之中,除了司机之外,车内还坐着两名身穿制服的干警。

市博物馆执法督查科科长王迪安介绍,两名干警是他向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发函邀请而来,专为本次押运保驾护航。王迪安透露,其中一名干警有20多年从警经验,“身上还带着装了子弹的手枪”。

席道合介绍,这是市文物局首次采用运钞车押运文物。他说,之前的计划是用带集装箱的货车装运,考虑到保密及安全性,最终还是选择了运钞车。

席道合解释,晓塘古城墙遗址及墓群是我市迄今最大的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无论是珍贵程度还是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才有了这次我市文物系统目前规格最高的一次押运”。

【记者探访】

除了文物,墓中的泥土也一同带回

16日下午2点左右,押运队伍来到晓塘村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押运人员先来到楚墓挖掘工地,将七八个装有漆木器的塑料盒,从工地装入押运车。

晓塘考古队执行领队黄阳秋介绍,塑料盒子里装的是一些漆木器以及陪葬的编织物等。记者发现,塑料盒里装有泥水。黄阳秋说,由于这些漆木器长期放在阴湿的墓底,水分是饱和的,如果突然暴露在干燥的空气里,很有可能脱水、开裂,不利于它们的保存。盒子里的水可以营造一个潮湿的环境。

随后,押运队来到考古队员在村里的工作点,考古工作人员将已经装箱封存的文物搬到运钞车内。黄阳秋介绍,这里的文物大约有20多箱,除了从楚墓与越人墓出土的至少77件文物,还有两个墓穴中的部分泥土以及晓塘古城墙上的夯土块。

席道合说,之所以将墓穴中的泥土也运回,有两个原因:一是检测土壤中的含磷量,根据含量判定尸骨在墓穴内的位置,尤其是尚未找到墓主尸骨的越人墓;二是分析土壤成分,看是否存在粮食等植物种子,以此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

晚上6点半,这些文物被安全运到了市博物馆。席道合介绍,楚墓内的棺椁及骨骸还没运,计划下周运至市博物馆,再进行专业的脱水处理。

【初步规划】

对古城遗址,拟申请省级甚至国家级文保单位

席道合介绍,对这些运到市博物馆的文物,入库之后,将马上组织专家团队,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清理、绘图以及修复等工作。完成整理工作后,市文物局将组织市县两级的相关专家,对出土文物以及晓塘古城墙遗址与墓群的价值进行学术研讨,并撰写出初步的考古报告。

记者在一份出土文物清单上看到,目前编号的文物有77件,但席道合介绍,由于考古队员是带泥土将文物发掘出来的,不排除还有新发现,所以文物数量可能超过77件,正式整理之后将重新编号。

至于楚墓及越人墓,席道合透露,他们打算在墓穴之上修建房屋,对其进行室内保护。而对晓塘古城墙遗址及墓群,席道合说,接下来会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将其申请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文保单位。

部分出土文物清单:

青铜器:铜剑7件,铜戈2件,箭镞10件以上,铜鐏5件,铜矛2件,铜勺2件,铜盘1件,铜鼎1件,铜器盖1件,铜印章1件,铜环1件,铜器足1件

陶器:陶钵3件,陶罐2件,陶豆2件,陶盆1件,陶壶1件,陶鬲1件,陶片1件

木器:木器座7件,木构件6件,漆耳杯残片6件,木梳1件,木篦1件,漆器1件,木兽足1件

铁器:铁臿2件

瓷器:瓷杯1件

玉器:玉璧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