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回忆里,总有长头发、喇叭裤,还有播放着港台歌曲的三洋双卡收录机。之后不仅是收录机,三洋的很多家电产品都曾与中国的不少家庭有过密切的关系。如今,“三洋”这个品牌还在,但三洋这个公司宣告终结了。
三月的最后一天,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最后的子公司“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的所有股权转让给一家投资基金,曾经的家电巨头就此划上句号。
1947年由井植岁男在日本大阪创立的三洋电机,从自行车用照明灯开始起家,1950年组成株式会社,1954年在证交所上市,到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确立了其家电巨头的行业地位,最鼎盛时,三洋的年销售超过2万亿日元,员工数一度超过10万人。三洋早在1979年就设立了北京办事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三洋家电以精工制造、变频技术等给国内消费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上个世纪90年代,三洋以其精细的生产质量控制、完备的零配件供应能力,开始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这为三洋在短期内创造了巨额利润,但同时也让三洋丧失了不断创新的动力,业务转型迟迟难以实施。当随着市场形势开始变化,代工产品过剩时,三洋便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不仅如此,家族掌权的三洋,创始家族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和走向。
2004年的一次地震成为了三洋彻底衰败的导火索,当时三洋的一家半导体工厂受灾但由于未加入保险,造成巨额损失,三洋开始背负巨额债务。经历了滑铁卢的三洋,自2007年开始分拆旗下业务,通用电气收购了三洋信贷公司,京瓷收购了三洋手机部门,到2010年松下获得三洋电机80.77%股权,将其完全子公司化,2011年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而松下在接盘三洋之后就逐渐剥离其家电业务,三洋在日本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电业务被卖给了海尔,三洋在合肥三洋的股份卖给了惠而浦,还有消息指松下有意将三洋北美电视业务卖给船井电机。
回顾三洋的起落沉浮,固然与日本家电行业的整体走势密切相关,曾经强势的日本家电企业,在快速崛起的韩国以及中国家电企业包抄之下,早已失去了在质量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又没有市场策略以及成本价格上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已是难以改变。但更重要的是三洋被眼前的既得利益迷惑而忽略了市场和需求的变化,没有及时转型升级,一旦大环境发生变化时,三洋已经没有能力应对了。
巨头的陨落,或许可以给时下的国内家电企业以启发。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家电企业同样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需求在提高,互联网给传统家电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不转型,只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