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消失的年味 8日滩头年画长沙市博物馆展出
2015-02-06 09:15:17
  
红网

滩头年画的制作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刷底,刻版、印刷、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抄纸到年画成品都在同一个地方生产,这样的实例,全国鲜见,也成为滩头年画的特色之一。

在年画的色版和线版套印后,人物面部需要有技术最好的老师傅进行“修描填染”,手工绘制,称为“开脸”,是年画的最后工序,也是年画工艺中“画龙点睛”的关键环节。

赠 送  春节将至,作坊都要向左邻右舍赠送年画。

长沙晚报2月6日报道 邵阳隆回县滩头镇,距县城约30公里,因三条溪水汇集于镇北,天长地久积沙成滩,故名“滩头”。数百年来,周围丰富的竹料使得滩头当地的民间传统纸业蓬勃发展且长盛不衰,一个小镇拥有手工抄纸和滩头年画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滩头,是一个空气中弥漫着万千色彩的古镇。好似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老街两旁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隆回县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过去滩头街上大多数人家以开设染纸作坊为业,曾先后出现过100余家年画作坊和数百名年画艺人,纸业繁荣昌盛时期,老街两旁都是形形色色的年画作坊和染纸作坊, 一座紧挨一座, 堂屋走廊及左邻右舍串联相通。顿时感觉这青石铺成的老街是那经过千百万次套色后的梨木雕版,只有仔细寻找才能发现一些昔日的凸痕,在初冬雨水里星星点点地闪着岁月的光痕,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坏了这里的年画记忆。

高腊梅年画作坊坐落在镇上一段老街里。过一座小桥,小街两边人家门上贴的年画,都是高腊梅过年送给邻居们的。看着门扉上或新或旧的年画,像一段动人的故事。在这个制造传统、制造“文明”的地方,仅仅只被局部地挽留。镇子很冷清,我们试图去寻觅那些隐藏着的文化底蕴,希冀老去的只是建筑,而不是人……

2006年5月20日,滩头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钟海仙、高腊梅夫妇是国家级项目传承人。

滩头年画的制作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刷底,刻版、印刷、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手工抄纸到年画成品都在同一个地方生产,这样的实例,全国鲜见,也成为滩头年画的特色之一。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世世代代的艺人们,于五彩斑斓的木版中刊印出岁岁新春的祝福。钟海仙的小儿子钟建桐回忆,他小时候,“别的孩子都盼着放学回家,我最怕”,由于家里制作年画的工夫忙,他常被父母安排帮着干活,参与制作年画流程中一些比较简单的环节。

2014年12月记者第4次去拜访高老太太的时候,她正坐在一旁烤火。往年年关来临之际,是老太太一年最忙的时候。两个儿子轮流照顾其生活起居并接替年画的制作。不料,记者采访回来几天后,收到老太太过世的消息。虽然两个国家级传人先后过世,但滩头年画还是比较完好地传承下来了,虽然近年来滩头年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年画作坊入不敷出,艺人们纷纷改行,但钟建桐两兄弟依然在坚守。

2月8日《年画·话年——滩头年画展》将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浓墨重彩的滩头年画将把我们带进一场对年味的记忆。

(图/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文/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通讯员 李历松)